作者:林慧 赵兰香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7/10/23 9:16:17
选择字号:
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林慧 赵兰香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明确要求“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人才强国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支撑。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人才的跨国流动更加频繁,各国对科技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实行了更加规范、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坚持以用为本,对引进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任用,支持他们参与国家重点计划和工程,专门立法增设人才签证,调整永久居留申请条件、简化手续、落实资格待遇,在上海、广东、北京、福建等地实施出入境政策试点,使得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和留学人员回国之路更通畅、更便利。在科技创新人才成为全球创新竞争的核心资源背景下,中国要抓住发达国家移民政策调整机遇,为各类优秀人才创造平等、稳定和优厚的工作及生活条件,广纳天下英才,在全球范围内集聚使用科技创新资源。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贯穿于创新链的各环节之中。要发挥好大学、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主体责任,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和使用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缩短学校教育、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实践之间的距离。教学、科研人员直接参与到生产实践中,便于熟悉生产过程,摸清实际的创新需求,有利于实现基础与实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产出和推广应用。要鼓励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利用海外的优秀科技人才和当地优秀的人力资源为中国创新发展服务。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础一线流动。近年来,我国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投入巨大,一些部委和地区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人才项目,形成较为完备的高层次人才支持体系。然而,我国各省份高层次人才分布不均衡,东部发达地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远远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以及科研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在我国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也要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性,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横向和纵向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引导人才向二、三线城市移动,保障中西部地区人才队伍的稳定性。要提供多层次、广覆盖、全方位的公共就业培训和创新创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转业军人、青年农民等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变,离不开大量一流技术工人和发达的职业技术教育。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我国的高铁建设、C919大飞机的生产制造、天宫二号、超级计算机、量子卫星等一系列重大突破,都离不开技术人才对精湛技艺的不懈追求。因此,在培养造就大批科技研发人才的同时,必须通过系统科学的职业技术教育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富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升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打通上升通道,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培养创新人才教育要先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科学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性要求,科技人才的培养要打破传统的标准化培养模式,加强基础科学教育,重视对科学精神和思维方法的引导和训练,通过个性化教育实现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和交叉学科问题的突破,满足科学、技术、产业在关键节点上对人才所需能力的不同需求。立足新时代,面向未来,要建立完善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加快培育集聚一大批创新人才队伍,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提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普及是增强公众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科技成果只有通过科普的方式,被公众广泛了解,才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大效用。科学素质是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制约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已与科技大国地位和未来科技强国的战略布局不相适应,应加强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和使用,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十九大报告在压轴部分对青年寄予厚望,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拳拳期望,殷殷嘱托,将激励一代代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才俊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培养锻炼,增长才干,建功立业。各部门、地方和机构要坚持人才优先,源源不断地选拔、储备、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青年人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中国科学报》 (2017-10-23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