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东升 王冕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0/23 9:15:54
选择字号:
产学研合作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协同发展模式与对策分析

 

■王东升 王冕

我国当前正在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领域,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是其中的一项重大工程。面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深刻变化,中国各地政府、企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应积极参与并采取应对之策,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国外已有成功先例,这些成功经验都可成为中国产学研中各创新主体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参考。

为了避免创新资源的分散,制造业创新中心应专注于一个特定的战略性技术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平台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中国制造2025》和《指南》总体部署和要求,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中心围绕重大需求,依托地方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将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吸收进来,形成一个“产学研政”协同合作的创新生态系统,加速制造业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显著提升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一)中国制造业企业

1.影响

制造业创新中心可以加强中国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智能制造的了解。大型央企先行先试,由于政府的引导大型央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将在重大装备、重大生产工艺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小型民营企业普遍缺乏对智能制造的了解和政策资金的鼓励,但它们未来会采购大量的智能制造生产的软硬件系统,从而倒逼上游智能制造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2.应对之策

依靠创新,使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面对制造业的回归,必须使传统产业就地升级,实现从技术研发、渠道营销到生产制造的全价值链覆盖。

促进制造业先进成果商业化发展。发挥企业在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各种关键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重视风险投资的作用。利用技术创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推动资本市场参与中小企业的创新投资项目。

关注技术趋势和人才培训。调动企业的开发技术专利的积极性,努力开展一些前沿性的技术创新活动。

(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1.影响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一个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主要节点,是技术创新供求双方的纽带,它们本身并不直接参与技术创新,但却对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起着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一方面可能会给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带来机遇,协同促进先进制造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创新网络建设;一方面会对现存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产生冲击和竞争,弱化其在区域创新网络的纽带作用和促进作用。

2.应对之策

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顺应当前国家科技、金融与产业加速融合的发展趋势,通过整合区域内外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推动行业资源整合、产业升级、创新商业模式探索方面,形成品牌影响力,打造科技创新投资孵化品牌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协同错位发展。即与制造业创新中心相互补位,但更加注重跨界协同发展,也可以为制造业创新中心提供服务等。加强自身在各类创新资源或创新行为主体间的纽带作用,有效沟通企业与研究机构、大学、政府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创新资源合理配置的协同优势,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入科技中介服务。高层次专业人才对有效降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交易成本至关重要,中介服务机构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越是有效,其协调和匹配交易的能力就越强,因此要专业人才的政策措施要有所倾斜,增强行业吸引力,使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科技中介服务的行业中。通过政府多边、双边及民间合作等多种途径,鼓励和组织国内外知名中介结构开展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促进中介服务机构尽快与国际服务规范接轨。

(三)高校、科研院所

1.影响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许多障碍与瓶颈,面对逐渐失去的“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中国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调整产业结构迫在眉睫,而中国只有重视发展先进制造业并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才能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才能真正变成制造业强国。国内高校、科研院所需更加重视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立足内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科技攻关核心技术,真正发挥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作用。

2.应对之策

积极主动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面向优势技术成果和战略必争重点领域,立足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参与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并积极参与制定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出研发需求和展示交易研发成果,促进自身科技成果商业化运用。

调整自身产学研体制机制与之相适应。在积极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加快自身产学研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探索采取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多种方式,鼓励科技人员积极转化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保护制度,在制造业创新中心成员间形成知识产权协同创造、联合运营和收益共享。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储备,形成战略前瞻布局。加强知识保护,支撑和保障制造业创新发展。

(四)政府

1.影响

通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要弥补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缺失环节,解决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问题;要不断完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和平台,塑造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制造业创新平台的四大作用有:①加强大型制造企业在数字化制造方面对中小制造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②促进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的技术交流;③将中小企业数字化制造的需求直接同设备提供商对接;④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对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协同创新。

2.应对之策

政府领投,营造制造业创新环境。政府采用类似产业母子基金的形式,吸引社会资本联合投入,采取公私合作(PPP)模式,使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市场规则,自我管理,自负盈亏。

提供服务,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专业化运营。政府在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中不过多参与创新中心的具体运营,仅扮演财务投资人的角色,或者应主动邀请知名专家指导创新中心的日常运营,更关键的要邀请科学家、专注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家,以及外部的专业人员,指导研发项目的投资。

强化引领,促进技术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遵循市场买单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研发计划。同时,将创新中心作为智能制造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平台,让更多中小企业深切体会智能化制造带来的效益提升。依靠市场的自身力量,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革新和普及。

(王东升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科技处副处长、中国科学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冕系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科技处主任科员)

《中国科学报》 (2017-10-23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