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明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2/19 10:52:37
选择字号:
周毓麟学术资料采集心得:做采集工程是在做什么

▲周毓麟院士指导课题负责人吴明静工作。

▲周毓麟院士接受访谈。

■吴明静

采集工程,是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有幸连续做了两期采集工程。两位采集对象,一位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能宽,一位是德高望重的数学家周毓麟。两位大家,性格各不相同,人生经历大相径庭,但有一个相同之处:都为核武器事业选择了默默坚守。

自从屠呦呦先生获得大陆第一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对“文革”期间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进步的讨论瞬间红火起来。这是一系列富于戏剧性的话题,关于青蒿素、牛胰岛素、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核潜艇、杂交水稻……如果没有诺贝尔奖,是否民众真的会将这些证明华夏民族正在崛起的中国脊梁给忘记了?

不会忘记。

因为责任和奋进是融进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液里的。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当年的陈能宽和周毓麟是这么沉默而执着前行的,当年的屠呦呦们也是这么沉默而执着前行的。在方阵中,还有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周光召……以及更多的各行各业的前辈。

从这个角度来说,采集工程,其实最不需要唤起的是感动,因为感动和激奋始终没有缺席。

或者说,在我们民族奋起的过程中,仅有感动是不够的。

如果不是为了感动自己、感动别人,那么我们做采集的时候究竟要做些什么呢?

《诗》有云:“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可见采集是项古老而辛劳的集体劳作。采集之艰辛,如是。采集之愉悦,也如是,采迷们(从事采集工程的同志们沉浸在繁杂辛劳的工作中而自得其乐,自称采迷)丽歌互答,苦中求乐。

采集的第一层次:别样的风景照亮了现实,连同周遭平凡景物,一瞬间鲜明如诗。

人生是有意义的,在成功远未到来之前的平铺直叙的生活必然也是有意义的。生命之树,绿叶发华滋,然后结出丰硕的果实,隆重而华美的诗篇自有起承转合。

经常沉迷在采集的特定场景中,然后带入日常工作。常常回忆自己有幸接触的诸多大家,如于敏之渊博,陈能宽之儒雅,周毓麟之执着,杜祥琬之潇洒,胡思得之睿智,贺贤土之明快……还有更多的在工作中认识的著名和不著名的先生们。

这些性格各异的先生,他们特别坦诚而热情地向年轻人述说——他们都曾经直面科研突破前的瓶颈,听他们回忆那百转千回、上下求索的困惑、徘徊、转折、顿悟。这些精炼而智慧的人生感悟,是最珍贵的馈赠。

于是越发珍惜与他们见面交谈的每一次机会,恨不得化身刻录设备,将他们的音容笑貌一一高清晰度留存。

尽力的采集,尽力的记录。不过,来自基层的采迷往往缺乏严谨的历史学训练,我们的采集有意义么?

采迷们尝试到达第二层:为宏大叙事提供细节补充。

因为相信史实在民间,所以我们尽力搜集并留存下散落的第一手资料,努力挖掘出历史的真实。

如果一段历史距离今人太近,恐很难保持客观研究的可能和条件。历史往往淹没在烟雾中,一些复杂的、微妙的、间接的因素影响着后人的判读。谁能够完全离开既有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标准来看待历史呢?

黄仁宇曾经说过,价值和道德这些东西是会随着时空条件的不同而转换的。采集对象当然也是其所处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思想、他们的选择、他们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标准,也只是那个时代社会政治冲突的表现。如果深入考察环境、条件与本人的互动影响,那么我们在分析和研究历史问题会有更诚实、更丰富的收获。

人们缅怀邓稼先的奉献,不厌其烦地颂扬许鹿希和邓稼先的伟大爱情,可是,究竟有没有人真诚地去探看、安抚未亡人那深沉而复杂的凄怆?

在感佩和传颂牺牲个人名利、投身国家任务的高尚情怀之余,能否也关怀他们割舍今天与明天的心情?再陪他们回看一眼那属于时代的种种掣肘和顾忌?

历史虽然是由成分可观的各种系统组成,却也充满了混沌、随机和混乱,所以历史不可能重复,历史研究也不可能“复原”。但是不能因此否认“求真”“求实”的理念,否则,历史研究将失去最基本的功能。

越来越多的基层科研人员加入采迷队伍,他们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与历史研究的规则,这是采集工程的智慧,也是民间著史的有益尝试。

当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来从事采集,那么必然会产生进一步的审美追求,如同再上层楼。

第三层:采集也是一种建构,重塑民族审美,回答现实问题。

历史爱好者长久以来的困惑是:为什么现有的大量现代史专著不能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曾有一位党史研究学者指出:这些现代史的着眼点往往只停留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而没有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他们所关心的并不是站在今天历史高度的人们正在关心的问题,而仅仅局限在特定时期的特定矛盾冲突的表象上。

如果不仅仅审视近50年的历史,将10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历史作为一个单位,才能看清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内在历史逻辑及其真实意义。

慈禧在庚子之乱逃亡途中第一道懿旨中为什么会过问京师大学堂?

中国为什么选择了共产主义道路?

如何理解核武器前辈们的成长之路、人生选择?

如果我们将关心的问题放在“为何以这种方式出现?”而非贸然提问“为何不按照我认为合理的方式出现?”那么,很多目前混乱混淆的价值观问题将迎刃而解。

简而言之,当我们致力于查看历史的经过,分析它发生的原因,用“长镜头”看“大历史”,更能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艰难过往,更能理解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付出的艰辛努力,更能理解核武器前辈们人生选择的崇高和必然,这种道德教育远比以主观意志贴标签要有效得多。

努力放大我们的历史观,回答现实问题吧。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难在控制个人情感,深入其内心世界。但唯其艰巨与繁难,才能在这个多元价值取向、多元审美追求的时代里说清楚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价值理念。

时逢10月16日,核武器研制集体最隆重的纪念日,感触尤多。是以记。

(作者单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报》 (2016-12-19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