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余东山 易帆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6/12/1 9:27:05
选择字号:
阚如良:育人精彩在“旅途”

阚如良

■本报记者 温才妃 通讯员 余东山 易帆

阚如良的职场生涯是从“仕途”开始的,而且很有希望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但他没有这样选择,而是走进高校,成为了一名“教书匠”。

如今,十二载时光已逝,身为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的阚如良早已走上一条人生的新“旅途”——醉心于旅游科学研究与教学,逐步从一名助教成长为教授,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旅游专家。

舍仕途奔“旅途”,育人是梦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阚如良就是在这样一个山水风光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度过了自己7年的求学生活。这里也吸引了他从一个学地球化学的工科生,跨学科考入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并从研一开始就与旅游规划结了缘,跟着导师接触到较为前沿的旅游资源开发设计与管理理念。

研究生毕业后,他被宜昌市作为特殊人才引入旅游局工作。他也成为了当时湖北省旅游系统引入的第一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并从一名旅游局科员,逐步成长为规划发展与财务科副科长、科长、处级后备干部。

然而,就在阚如良工作顺风顺水、仕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他却产生了离开的想法。“发展旅游人才是根本,如何培养是关键,要打破困境改变现状,必须从高校的教育着手。”

2003年,阙如良撰写的一篇《论三峡工程对三峡旅游的时空影响——旅游聚散理论》,在某次国际研讨会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会后论文也收入学术会议论文集。这更增添了他的学术自信。

恰在此时,三峡大学的诚挚邀请,更坚定了阚如良走上高校讲台的决心。2004年2月,他正式转入三峡大学从事旅游教学科研工作。

循规律促改革,教学有良方

在三峡大学,阚如良潜心于旅游管理教学与研究,在走上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的岗位之后,他更是和教学团队的同事们投身于教改研究,提出了进阶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实习为例,阚如良把大学实习按年级分成四个不同阶段,并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一年级的实习主要是认知实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培养学习兴趣;二年级主要是技能性实习,主要依托于项目化实习、竞赛性实习;三年级主要是开展项目创新性实习,通过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环节,提升学生们的旅游创意意识和策划能力;四年级的毕业实习则是实战,让学生在用人单位直接接受岗位的锻炼。

以二年级的技能性实习为例,旅游管理系已经连续举办了9届的导游大赛就是其中的一大亮点。比赛要求人人参与,其间老师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逐字逐句地批改导游词、仪容的示范教学、组织上一届的学长到场传授经验、模拟赛场等。“比赛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收获。即便将来他们不做旅游工作,人的综合素质也将得到极大提升。”阚如良说。恰如所盼,一轮又一轮的比赛下来,大学生们越来越镇定、自信了。

为了能让大学生准确了解行业发展的需求,阚如良还带领系里的老师创新组织了“三峡大学旅游创意设计大赛”,选取企业里有真实需求的案例,从营销、品牌、形象等方面着手,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参赛。评审阶段请来知名公司的负责人当评委,创造了学生与企业老总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仅让学生受到指导,更由此形成了企业预订人才的新态势。

从教室到乡村,扶贫亦课堂

栗子坪村地处武陵山脉,山路坑坑洼洼,交通十分不便,是有名的贫困村。以前,村民的收入主要以种地、打工为生,青壮年都外出谋生,村子里全是老人和小孩。这样的状况随着2012年阚如良带领的师生团队入村开展旅游规划而悄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作为村里第一批开民宿的人,村民孙远珍第一年就尝到了甜头。在阚如良指导下,她建起吊脚楼,发展农家乐,并越办越红火,常年在外打工的丈夫看到家中的好光景,也放弃了在外打工,一家人团圆,一起办家庭产业。

在家门口能挣到钱,很多年轻人陆续回来了。现如今,走进栗子坪村,“家家都知道三峡大学有个阚教授,人人都念着他的好”。一传十,十传百。周边的乡村看到栗子坪的变化,纷纷找到阚如良作乡村规划。

近两年的节假日,阚如良大多是带着学生在乡村、大山里度过的。紧张时一天要走20多公里的山路,有时根本就是无路可走。然而如此的辛苦,阚如良并不是为了经济的回报。这两年开着自己的私家车爬山道、进乡村,将近5万公里的里程,都是他自掏腰包。

学生侯亚丽也曾跟随阚如良的团队进入栗子坪村,亲眼见证了阚如良自掏腰包以旅游规划扶贫助困的经历,这让她深受感动:“跟着阚老师不仅学到知识,感受到做事的不易,更让我看到一个人的社会责任。”

《中国科学报》 (2016-12-01 第6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