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虫情测报灯胡璇子摄
■本报记者 胡璇子
十月,浙江诸暨的稻田已是一片金黄,其中一片千余亩水稻的长势尤为喜人,这里,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粮食生产技术中心水稻分中心单季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示范田。10月17日,单季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示范现场会在这里举行。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稻生产任务相当艰巨,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主要还是依靠水稻单产的进一步提高。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的杂交优势,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推进我国水稻单产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
2015年,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农科院相关单位开展了以水稻所选育新品种为载体,以中国农科院院内相关技术为主体,以“增产增效、绿色节本”为主要目标,针对长江流域水稻生产方式及水稻不同季节生长特点,开展了覆盖早、中、晚稻四种不同的水稻技术集成生产模式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介绍,“单季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生产模式”以高产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春优84”为载体,集成了超级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生态绿色防控技术、新型无土基质育秧技术、机插集中育供秧模式与技术、麦畦式湿种栽培技术、两高两壮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全程营养监控技术、植物蛋白生物农药“阿泰灵”等9项技术,创建了一整套与籼粳型杂交水稻相适应的配套种植体系与生产模式。
虽然该生产模式集结了多项技术,但是对于农民而言,这些技术要领简单易学,并没有增加劳动强度。
诸暨市王家井村渭南粮食专业合作社的1150亩地是该生产模式的示范田,合作社理事长周渭兴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周边一般稻田亩产约为500公斤,而这里的千亩示范田平均产量能达到800公斤左右。“产量为什么高呢?一是使用了新的品种,二是应用了配套的集成技术。”
中国水稻研究所的实验数据显示,在增产上,“春优84”千亩平均理论产量比主栽籼型杂交水稻品种“中浙优8号”每亩增产205公斤,折产后实际收割产量平均每亩增产175公斤,增产接近30%。
除了增产的示范效果明显之外,该生产模式还具有节本增效的特点。以麦畦式湿种栽培技术为例,通过种植超级稻、水耕直播、湿种旱管与节制用水等四项技术,在水稻高产基础上,每亩节省灌溉用水150吨左右。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陶龙兴表示,这种栽培技术改变了以往“大水漫灌”的水稻栽培方式,既节约了农业用水,又利于生态的保护。从实际效果来看,试验示范区实现了亩“双增100”——亩增产100公斤,节本增效100元,不仅促进水稻增产,农民增收,还为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报》 (2015-10-21 第5版 农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