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俊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说以自己70多岁的年龄只能为教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慈善事业让他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
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从校长岗位退下来后,便开始思考一个听上去很严肃的问题:“我的下半辈子要怎样度过?”
他的决定是,好好打理一番自己的“财富”。
2010年,《杨德广教育文选》出版,集结了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30余年来发表的193篇文章;此后,他又撰写完成40万字的专著《从农民儿子到大学校长——我的教育人生》,回顾自己的事业人生。
留下这些“精神财富”的同时,杨德广还有一个埋藏多年的“财富”心愿想要了却:将自己几十年积攒下来的100万元书稿费和讲课费捐献给母校。
“我读过书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母校,每个学校只有三十多万元的话,恐怕还是太少了。”杨德广希望能为每个学校捐献100万元,为此,他干脆卖掉了一套自己的住房。2010年,在上海高教学会组织举办的杨德广教育思想研讨会上,杨德广与三所母校签订捐赠协议,正式设立“杨德广帮困基金”。
杨德广的善举感动了社会。2012年,上海市的一名企业家找到他,决定拿出两百万元共同参与杨德广的公益事业,如何使用这笔捐款由杨德广决定,唯一的要求是不用这位企业家的名字来冠名。
“杨德广帮困基金”取得了来自社会爱心人士的第一笔资助后,他将目光投向了西部,与这位企业家来到位于甘肃省环县和四川省富阳县两个贫困地区的两所小学。
“刚去的时候,看到这些孩子们中午就吃窝窝头,热饭热菜都没有。”杨德广决定,各捐助20万元,先行解决这两所学校的营养午餐问题。
盼望多年的食堂终于建好了,学生和家长们纷纷称赞:“上海的慈善之星到西部发光了。”此后,杨德广和这位企业家每年都要去捐助的两所小学,看看那里的变化。
“孩子们学习都很刻苦,但却很少有人能上中学和大学,大都是因为经济条件不足就放弃了。”杨德广为这些优秀的学生感到惋惜,于是决定在两所学校中各选出16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在“杨德广帮困基金”中开展“一帮一”行动。
回到上海,杨德广开始积极地为这些学生寻找“一帮一”的帮扶对子。经过两年的努力,全部32名学生的资助者都已全部落实,杨德广一家认领了5名,其中包括自己的儿子、女儿和外孙女各认领了1名,好友、同事、学生也都纷纷献出爱心。
“钱不是很多,但希望能够激励他们认真学习,奋发向上。”杨德广说,让西部贫困地区的学生和家长能够感受到有人在关心他们,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温暖,“达到这样的目的我就很高兴了”。
过段时间,杨德广将再赴西部那两所小学,今年的目标,是要兑现去年曾许下的承诺:资助一批计算机和体育设施。
如今,杨德广有大半时间都在为他的公益事业忙碌着。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说以自己70多岁的年龄只能为教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慈善事业让他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
杨德广时常会想起自己经历过的艰难岁月,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的他,依靠在上海做学徒的哥哥完成了中学学业。他很清楚地记得,1960年8月来到上海读大学那天,肩上背着一个破旧的麻袋,口袋里仅有3块钱。
“我就在想,从三块钱到三百万元,是谁给我的?”杨德广内心里早已有了答案,“是党和人民给我的,是社会给我的,所以我要回报给社会。”
杨德广的公益事业被媒体报道后,他收到了很多这样的赞许之词——“了不起”“伟大”“崇高”……然而在他内心里,觉得最感动、最舒心也最为确切的一句评价却是:“你是活明白了。”
《中国科学报》 (2014-07-04 第9版 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