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楼宇烈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5-16 8:48:54
选择字号:
楼宇烈:中国人的文化精神

 
■楼宇烈
 
教育的核心观念
 
近年来社会对教育有很深刻的讨论。我们的学校到底应该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我们为什么这些年来培养不出大师、创造性人才?这跟我们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是有关系的。
 
大学应该是通才的教育,通才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而不是培训职业人。
 
《淮南子》里面有一句话:“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所以圣人既仁且智。”
 
中国教育的首要理念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做一个人,而不是学会多少专业知识。《论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中国古代的学问就是从修为自己开始的,重视身教,而不仅是言教。作为一个人,不能圆满自己的话,天地都不容,枉为人生一场!
 
在古代中国,天地是最高德行的象征。孔庙里面赞扬孔子“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天无私盖也,地无私载也”。天地生万物都是自然的,不以占有万物为目的。中国的学问始终都强调自身的完美,自身德行的不断提升。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影响至今。但是知识不过是某一方面的知识,知识是对变相世界的描述,把所有动态的事物描述出来以后就变成了静态的知识。如果不去应用它,可能钻牛角尖,并且毫无用处。我们需要的是应用知识的能力。学校里教的应该是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智慧是驾驭知识的能力,所以智慧才是力量。智慧包含了做人的道理,只有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才能够应用知识。
 
教育为人之道,掌握为学之方。教育的核心观念就是以人为本。
 
做人道理的养成和掌握科技知识是息息相关的。只有知道做人的责任,我们才能更自觉地去掌握改变人类生存状态的种种方法和技能。这样才会有一种伦理的思考。所以人文素质的提升和专门技能的提升密切相关。
 
东西方文化比较
 
我们一切的学问无非是:天道、地道、人道。研究天道和地道,最终还是为了人能够达到一个最好的状态。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人是参与到自然万物里面的。
 
用西方的知识来理解东方神秘主义并不合适。西方的能量和质量不过就是不同视角下的阐述。科学只能告诉我们相对的真理。
 
东方神秘主义不是用理性逻辑的方法来看待世界,而是用内观的直觉方法来看待世界。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技术那么发达,但是没有科学思想。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所谓科学思想就是西方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就是归纳演绎分析。中国文化是直觉的、整体的思考,不是外求的。
 
很多人觉得中国没有可操作性的实际事物,所以不科学。比如觉得中医没有生命解剖学的基础。不过,中国不是在尸体身上认识生命,而是在活体身上认识生命。
 
人内部是一个整体,人和外部也是整体,国家内部也是整体。所以我们有阴阳五行。这就是中国的科学思想。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的第一个概念是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第二个概念是物极必反;第三个意义是反璞回归。
 
道家养生就是要保性命之真。“去其所本无,复其所固有。”人到这个世界上,得到太多本来不需要有的东西,又丢掉了太多本来就有的东西。所以要回归最初的自然状态。
 
我们现在的误区就在于传统的文化样式和现代文化样式的等同。传统文化是整体的,现代的是分科的。如果用现在的文化样式来解释传统,结果只能是传统不复存在。
 
在现代文化样式下,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文化没有艺术、没有哲学、没有宗教,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心,踏上了全盘西化的道路。
 
礼教是中国人的文化核心之一。如果抛掉礼教,那么中国人就是失魂落魄的。根找不到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里就对中国的礼教有很大的肯定。他说:“中国的礼教对于维持社会稳定是非常有意义的。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那些不以礼仪而以刑法来治国的君主们,就是想要借刑法的力量来完成道德的事情。如果所有人都丧失了道德观念,刑法能够把道德再树立起来吗?”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用礼乐教化,化民成俗。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源;先祖者,类之本源;君师者,治之本源。
 
这三个“本”就构成了中国宗教信仰的对象。所以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会考虑到一个整体的生命观念,要对得起祖先,对得起子孙后代。所以,不要做“断子绝孙”的事情就是最厉害的骂人话了。
 
古人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占了君的名字,就要尽君的义务和责任。臣在臣的位置上,就要尽臣的义务和责任。这就叫名正言顺,名正了,言才能顺。
 
礼包括了信仰的价值,做人的原则,社会的风气,人们之间的礼仪仪式。这样形成的整体风俗和风气,才使得中国文化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
 
礼者,表也。礼像标识一样告诉我们要走的道路。
 
结语
 
中国文化归根到底,就是尊重天地万物,又要保持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
 
传统文化是我们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进行观念上的改变,要分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样式的不同。两种文化样式各有利弊,我们要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要知道,没有传统哪来今天。
 
不要用西方文化的标准来评判东方文化。不要认为东西方文化只是时代的差异,而要认识到两种文化根本样式的不同。不要认为传统的一定不如现代。
 
现代化不等于欧化。现代化一定要建立在我们自己传统文化的土壤上,这样我们的文化就会充满活力。我们要树立民族自信心,确立文化主体意识,这样我们就有了一种辨别的能力,然后再广泛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4-05-16 第6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