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茂初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4-3-13 15:08:03
选择字号:
钟茂初:“转会制”为高校人才流动搭建平台
在各高校之间,如果能够推行人才“转会”制度并建立“转会”平台,科研教学人才可通过“转会”找到合适岗位,高校可获得急需人才,转出人才高校则可以通过“转会费”获得补偿。
■钟茂初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许景期建议,为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当打通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教师流动通道。同时,一些西部省份的高校也面临人才短缺局面,某西部高校开出百万年薪招揽人才,最终却无人问津的新闻引发教育界关注。高校人才流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个亟需重视的命题。
笔者认为,高校的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能否形成优秀的科研教学团队并不断地培养出后备人才。由于全国各高校的优秀人才资源有限,当通过正常培养和引进方式难以满足人才需求时,很多高校不惜以重金“挖人”。目前,高校间科研教学人员流动较为普遍,但私下的“挖人”机制,使得原用人高校付出了诸多投入,却无法获益,也无法获得补偿。
人才无序流动,严重影响各高校的人才培养。对财力相对充裕的高校来说,通过优厚待遇可以随时挖来自己所需的人才,所以没有动力花较大的精力去培养后备人才;对被挖人才的高校来说,自己着力培养的后备力量,一旦成为人才,就会被挖走,而得不到任何补偿,长此以往必然失去培养人才的动力;对人才自身而言,如果成功流转到高待遇的高校,选择依据很可能只是待遇高低,未必是更合适的教学科研环境,人才作用的发挥也必然受到影响;对于有潜力且有志于科研教学的年轻教师而言,一般高校可能担心其跳槽而附加各种限制流动条件,使年轻教师望而却步,即使就职也缺乏充分发挥才能的动力。人才聚集的高校,又很难给予年轻教师以体面生活工作的待遇条件,也使得年轻教师难以安心教学科研工作。这一状况,导致许多高校不愿在培养人才方面下功夫,形成了一种“不培养—挖人—被挖”的恶性循环,不仅导致人才流动的无序,也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和使用环境的无序。这种状况,对原用人高校、新用人高校、人才本身三方都不利,对整个社会人才培养环境的形成也不利。
在人才无序流动的情况下,承受最大影响的是中西部地区高校。中西部高校总是承担着“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无法从人才的流失中获得合理的补偿,导致“培养—流失—再培养—再流失”的恶性循环。这对发展本来就不均衡的东、中、西部来说,进一步拉大了不同区域高校发展的差距。
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东部高校不得到中西部高校招聘长江学者,禁止采取“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不要流动手续”或另建人事档案的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全职人才,针对的问题就是一些高校引进人才时片面追求数量,少数高层次人才流动频繁、到岗不足、兼职过多等现实状况。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形成这样一种状况,关键在于人才流转制度的滞后。人才流动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能遏制,也无法回避,只有顺势进行改革。人才的流转,必须走向市场化交易。目前“转会制”是可取和可行的方法,比如体育界有较为成熟的运动员转会制,其他领域也在探索相应的经验,如创意产业领域以品牌团队主创成员连同其作品知识产权转会。高校的人才流动改革,可以借鉴这一有效有序的形式。在各高校之间,如果能够推行“转会”制度并建立一个“转会”平台,那么,每个科研教学人才就可以通过“转会”寻找到合适岗位,急需人才的高校也可以通过公开的“转会”和支付转会费来获得,转出人才高校可以通过“转会费”获得补偿。由于这样一系列的流转活动,就会使得高校人才市场得以激活,人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也会有效激励各高校对人才的培育。
高校人才实行“转会制”预期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营造人才有序流动的良性竞争环境。需要科研教学人才的高校,可通过正常途径寻求到所需的优秀人才乃至人才团队,而专业人才也可以通过流转平台体现自身的价值、找到最适合自己发挥潜能的高校。二是保障高校拥有人才、培育人才的利益。高校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才资源闲置浪费,也可以避免人才无序流转带来的种种损失。人才合理流动,减少人才为某高校所有但又不为所用的现象,从而激活和盘活人才资源。三是促使各高校重视培养后备人才。转会费的获得,可以用这些资金再来引进新的人才或者培养自己的下一代人才。这样它就不至于因大量人才流失而大伤元气和失去竞争力,反而可能因大量培育人才、获得人才转会费而得以发展。四是统一各高校的人才引进制度,把非透明非公开的引进政策以及因人因事的非规范操作,转化为公开透明的市场化行为,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五是有利于提高科研教学人才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高校人才市场化流转,必然形成有关各个领域人才的大量信息,既为人才找到最合适位置提供了条件,也对那些缺乏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而频繁跳槽的“人才”形成约束机制。
(作者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专题: 2014两会科教之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