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浩燃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3-9-30 11:06:59
选择字号:
人民日报:让“院士角逐”回归学术
 
让权力的归权力、学术的归学术,才能防范因两者媾和而产生腐败风险
 
两次参评、两度落选,最接近时距闯关成功仅一票之差;索贿两千余万元,盖因评院士“需要花钱”——近日,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贿选院士的案情逐步曝光,吸引公众目光。此事所暴露出的权力对学术的干扰,无疑是一记警钟。常言道,“学而优则仕”,张却非要不计成本、铤而走险,试图演绎“仕而优则学”,仔细推究,恐怕还是“院士”的吸引力太强了。
 
院士本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代表着对研究者学术造诣的认可。1993年,国务院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决定成立中国工程院。1997年起,“两院”同步进行每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在上世纪90年代“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社会背景之下,提高院士待遇理所应当。不过,也正因是“国家荣誉”,院士在科研经费分配、项目申请、科技评奖等方面,有着更多“学术权力”,从个人到所在单位和机构,都能大受裨益。而与行政职务的有限任期不同,院士可谓“一次当选、终身受益”。这就不难理解,张曙光因何既要做官又想当“学霸”,而原铁道部甚至不惜举全系统之力助其参评,还加盖红章为集体学术造假打掩护。
 
客观而言,作为个案,“花钱评院士”并不能代表我国院士制度的真实图景。两院院士往往既有崇高学术声望,又兼具高尚人格风范,是推动科研事业发展的领头雁。从钱学森到邓稼先再到袁隆平,在一代代院士群体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们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更能看到他们对自身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的坚守,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正是学问与人格的融合,汇成了崇高而执着的院士精神魅力,体现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这也是为什么,每逢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季”,各界总会高度关注。
 
近年来,关于完善院士制度的呼声一直不断,有关机构也积极作为、力促改革,中央更明确提出“改进和完善院士制度”,并将之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意见的重要内容。正因此,建立一个更干净、更具公信的院士制度,十分可期。也应看到,改革与完善院士制度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应做好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让院士与利益脱钩,保持其荣誉性、学术性;又须具体而微,从院士评选的程序、办法入手,着力增强审核的独立性,减少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在这个意义上,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切实做到院士制度的公开、透明,把院士群体及其评选过程置于学界同行甚至全社会的有效监督下,方能阻断私相授受的利益链条,促进科学研究的风清气正,让院士制度更好运行。
 
张曙光案令院士增选蒙尘,却也迎来制度反思与变革的契机。唯有让权力的归权力、学术的归学术,才能防范因两者媾和而产生的腐败风险,真正让“院士”回归本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