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振兴 张筠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3-9-29 12:36:48
选择字号:
江苏宜兴走出25院士近百校长 专家:教学肯花钱
 
县级市宜兴,走出25位两院院士(县级市排名全国第一),近百位大学校长,近一万名教授副教授。昨天(9月28日),由宜兴市委市政府联合南京大学共同开发的“中国宜兴教授网·天南地北宜兴人网”正式开通上线,120多位宜兴籍教授前来捧场。
 
全国科技大会上,宜兴乡音浓
 
宜兴历来精英荟萃,教育人才多且文明层次高。宜兴市委书记王中苏表示,目前我国共有25位宜兴籍两院院士,是全国县级市排名第一。而且近百所大学校长是宜兴人,成就了“无宜不成校”美谈。南京大学副校长谈哲敏就是宜兴人,昨天现场发言时他还特别提及,南京大学首任校长潘菽也是宜兴人。据了解,在我国召开的第一次科技大会上,十位科学界代表,宜兴籍占了四位,分别是:周培源(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物理学家)、蒋南翔(清华大学校长)、潘菽、唐敖庆(吉林大学校长)。四位学者一口乡音分外亲热。不仅是科研,在艺术领域同样英才辈出,徐悲鸿、吴冠中等艺术圈泰斗人物都是宜兴籍。
 
昨天,包括我国著名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吴中如老先生在内的宜兴籍专家教授也来到现场。
 
专家:“教授现象”值得研究
 
地方小人才多,所以会出现中国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和台湾大学校长虞兆中出生在宜兴高塍镇同一条街这样的情况,也因此更让人感叹,宜兴能出这么多专家教授和名人贤士,确实是一种奇特现象。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相关负责人王先生(化名)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主要负责承担省内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工作,对于宜兴的“教授现象”省里不少领导和教育界专家都很重视,因为宜兴教育在全省一直排在前列,发展水平非常高,“人才培养方面在全国也很有影响力”。王先生认为,宜兴能涌现这么多在一定领域非常拔尖的高级人才,而且持续上千年的时间,这很值得关注和研究。
 
“目前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比如哪些影响因子,他们的影响系数分别是多少等等,这些都需要去研究”。
 
专家揭秘“教授现象”
 
重教育
 
“对老师好,教学肯花钱”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吴中如在南京工作期间,宜兴当地机构曾邀请其回家乡看看。整个行程吴老去了省内不少城市,沿途看到很多漂亮的建筑,随行的人就告诉吴老这是哪家企业,那是哪家工厂。“那时楼房多数都很破旧,崭新的楼很少见。”到了宜兴吴老又看到一排很漂亮的楼房,他问“那是哪家企业?”得到答复“那是学校教学楼和老师居住的地方”,吴老听了特骄傲也很高兴,“宜兴人对待老师好,在教学上也很能花钱的。”七十四岁的吴老反复对记者说这句话。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吴国平说,他们那里一直很尊重老师,也间接影响到不少宜兴籍毕业生愿意留校当老师。
 
氛围好
 
和徐悲鸿是一个镇上的
 
开会时,吴国平教授和自己的高中同学并排坐着,同座是中国药科大学的教授。吴国平称自己和徐悲鸿、唐敖庆都是一个镇上的,“小时候我还经常到唐敖庆家去玩的。”吴国平认为宜兴当地的学习氛围很好,身边总有学习用功、学有所成的人作榜样,学校也会刻意地让学生们和这些人认识,吴国平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小学期间,学校就经常邀请宜兴籍文化艺术界的名人到学校和他们交流。“所以大学毕业的时候,宜兴籍的人留校当老师的人比较多,受前辈影响,对文化、科学研究感兴趣。” 吴国平说。
 
学风好
 
西式教育理念“宽进严出”
 
目前在南京市鼓楼医院中心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的刘教授(化名)1979年高中毕业,有件事他记得很清楚,“读高三时,我们班主任看学生下午三点都不在教室看书都跑出去打球,知道我们憋久了,就陪我们一起打,第二天他和我们说,‘昨天校长说我了,让你们好好学习,大家可得抓紧啊!’”刘教授说,后来他在美国求学多年,西方“宽进严出”的教学制度让他印象很深,“其实大学之前的学习对今后从事的专业是没有帮助的。美国的大学管得非常严,考试作弊一次直接走人,这方面我觉得宜兴和国外有点像,而省内的其他一些学校相比还是不太严。”刘教授说。
 
宜兴自古出状元
 
从古至今,宜兴就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一门九侯”、“一邑三魁”等佳话层出不穷,甚至有人将宜兴称为“文人不敢放肆的地方”,这里走出过4位状元、10位宰相、385位进士!
 
宜兴籍四状元:
 
佘中:北宋神宗熙宁六年状元
 
蒋重珍: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
 
周延儒:明万历年间21岁时连中会元、状元
 
陈于泰:明崇祯年间“辛未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
 
宜兴籍大学校长:
 
徐悲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蒋南翔:清华大学校长
 
周培源:北京大学校长
 
潘 菽:南京大学校长
 
唐敖庆:吉林大学校长
 
史绍熙:天津大学校长
 
潘梓年:中原大学校长(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