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熙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9-9 9:44:04
选择字号:
“深度撞击”号探测器与地球失去联络
一旦电池耗尽,将永远无法复活

“深度撞击”号探测器与地球失去联络。
图片来源:Ball Aerospace & Technologies Corp.
 
本报讯 美国宇航局(NASA)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如今有了大麻烦。这架探测器在8月11日至8月14日期间与地球失去了联络。该项目主要负责人、马里兰大学学院市分校的Michael A’Hearn表示,当前的指令是让“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处于休眠状态,或者说安全模式,然而这种尝试并没有成功,该探测器现在处于失控状态。当“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的任务延展为观测彗星以及拥有系外行星的恒星后,研究人员将这项任务重新命名为Epoxi。
 
工程师已经追踪到问题的根源在于重置探测器计算机遇到的一个软件通讯的小故障。他们现在正想方设法使“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重新恢复运行。
 
研究人员正试图与探测器进行通讯,但他们必须首先搞清“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如今最有可能在什么方向,以及是否要向探测器的高增益天线或低增益天线发送信号。
 
项目科学家正在争分夺秒地展开工作,这是因为“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的电池完全依赖于太阳能板提供的能量。如果探测器上的太阳能板恰好指向一个能够接收到部分阳光的方向,则电池还可以持续工作几个月;然而一旦太阳能板指向一个远离太阳的方向,电池可能在几天内便宣告“死亡”。A’Hearn指出,如果电池不再工作,“深度撞击”号探测器便再也“活不成了”。
 
A’Hearn表示,这次事故造成的一个重大伤亡便是科学家没有收到任何由探测器发回的有关ISON彗星的图像——“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原计划于8月造访该彗星。在投入太阳的怀抱之前,这颗冰冻的太空岩石原本会于秋季在太阳系内侧上演一场精彩的表演。
 
“深度撞击”号探测器于2005年1月12日发生升空。这项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计划始于1999年11月1日,在2005年7月4日撞击彗星之前,“深度撞击”号走过了4.31亿公里的漫长太空之旅,终于迎来了与坦普尔1号“亲密接触”的激动人心时刻。
 
撞击器击中彗星的彗核后,会在其表面轰出“弹坑”,使其内部物质暴露出来供研究。据预测,撞击会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溅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个大“焰火”。
 
科学家们认为,彗核中含有太阳系初生时遗留的物质,希望借助此次撞击对太阳系诞生的过程有更多了解。NASA专家表示,当年的这次撞击不会改变彗星的轨道,也不会对地球构成危险。(赵熙熙) (原标题《“深度撞击”陷入深度昏迷》)
 
《中国科学报》 (2013-09-09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