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程洪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6-14 8:40:27
选择字号:
“琢磨先生”殷勤业

 殷勤业 王毓安摄
 
■本报记者 张行勇 通讯员 程洪莉
 
殷勤业爱琢磨,因此西安交大电信学院师生称他为“琢磨先生”。
 
出生于1950年的他,是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的系主任和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也是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学会委员和陕西省信号处理学会副理事长。
 
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埋头调试超声传感器——最近他在琢磨分布式多天线跳空收发技术,仿真实验早已成功,现在要做的,就是搭建硬件平台,开始局部实验以进行原理验证。
 
琢磨的真谛
 
窃听、干扰、欺诈、攻击……无线通信容易遭受各种安全困扰。
 
跳频是目前最常用的无线安全保密措施,但它的跳速和跳幅会受到锁相环路的惯性以及天线物理尺寸变化的制约,对匮乏的无线频谱资源还占用颇多。
 
如何改善?以往的研究不是从频域能量分布的角度出发,就是基于跳频与无线信道关联特性研究,总试图扩展频谱以解决问题。
 
殷勤业大胆地提出了“空谱”的概念:建立无线信号能量在传播空间域的分布模型,通过改变空谱分布即“跳空”来实现可靠且截获率低的物理层无线通信传输。
 
从读博士时研究阵列信号处理,到对智能天线技术和移动通信系统的探索,再到现如今的时空谱估计和分析,他对无线通信领域的“琢磨”可算得上是“与时俱精”了。
 
“学习和研究最重要的过程是独立的思考和琢磨,琢磨就是科学研究探索的真谛。”这是殷勤业的经典理论。
 
行装与猎枪
 
获得201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王慧明这样描述他的导师殷勤业:年逾花甲,热爱科学,既是学者,更是教师。
 
相处10年,王慧明在导师身上学到最多、获益最深的是如何思考问题。“如果说我是科研路上的长途旅行者,殷老师不是把这一路需要的全部行李打包给我,而是给了我基本的行装和一把猎枪。” 学生们常常惊诧于殷勤业看问题的视角和反应速度。研究生王勃通过DSP芯片向FLASH存储器上写数据,显示结果却全是零,在实验室和同学捣鼓半天却不知为何。下班路过的殷勤业只瞄了一眼就点出了要害:“可能是零数据把前面的有用数据覆盖了。”
 
殷勤业也常常鼓励学生们挑战权威。2010级钱学森班的李俊杰上他的课时对此深有体会。书上讲到FIR滤波器设计方法,同学们照本解题,结果无功而返。一周后殷勤业说,教材上的答案和习题解也不一定对,它们也会出错。“不要迷信教材,也不要迷信权威,科学创新就是要打破迷信,提倡学术民主。”
 
“上课是我的本分”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殷勤业就开始接触无线电,初中时他已经是国防体育俱乐部西郊少年宫的教练了。他当过工人,当过农民,无论顺境逆境,始终没有放弃过对无线电的热爱。
 
尽管如今已63岁,殷勤业仍站在教学一线。上课的时候他言辞犀利,严谨认真的同时又不失生动活泼。
 
无论多复杂的公式、多抽象的概念,在他的讲解下都变成一件件身边发生的有趣事儿,既通俗易懂又让人印象深刻。讲到系统激励和响应时,他突然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说:“看见了吧,我拍桌子,发出响声,这就是激励和响应。”
 
“工科的教学不仅是数学、公式、推导,这里的数学只是工具,不能唱主角。公式加上图表,最重要的是再加上结合实际,这才是工科要做的。”他认为,对身边的事儿感兴趣,才能学透学好。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殷勤业备课的时间比上课还长。他备课的方式不是做PPT或写讲义,而是在脑海里过招。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喜欢琢磨。要把一门课上好,教师的水平一定要高,要融会贯通,联系实际,甚至要你有高于教材作者的水平才行”。殷勤业说:“上课是本分,讲课的过程对我而言就是重新思考的过程。”
 
“一个人非常渺小。我总在想,我总要为这个国家作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当教师能培养一些真正好的学生,做科研能为社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我就欣慰了。”他说。
 
 
《中国科学报》 (2013-06-14 第7版 学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