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委员会民选产生
在德国,对于学术不端的指控,大学究竟是怎样启动调查的呢?调查委员会是怎样成立的?人员组成结构怎样?会不会考虑委员的政治背景或政治倾向?
杜塞尔多夫大学校长办公室媒体联络人朱利叶斯·科尔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教育问题适用州法律,同一类案件适用的法律在每个州可能略有不同。杜大所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学术案件依照该州的行政程序法处理。根据该州法律规定,“任何一所大学的职员,只要有证据显示其出版物涉嫌抄袭,学校就必须采取行动”。
“如果指控涉及到一篇博士论文,那么相关负责人必须将案件提交给学术委员会进行初步评估。如果学术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抄袭证据明显,案件将被转交给另一个委员会调查,这个委员会的成员由学校师生员工民主选出,他们负责彻底调查案件。”朱利叶斯·科尔说,调查结束后,委员会将进行匿名投票,以决定是否撤销涉案人的博士学位。“在调查过程中,涉案人有权听证,调查结论也将详细向涉案人公布。如果涉案人对结论持不同观点,他们也有权反对甚至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不偏袒任何人,所以每一例案件都会依据相同的程序严格进行。” 朱利叶斯·科尔强调道。
杜大对沙范的问题作出裁决后,基督教民主联盟秘书长赫尔曼·格罗赫提出异议,认为对沙范论文的调查不应仅限于杜大内部,而应引入一个由德国全国科学学术协会组成的专家组,按照更加公开、透明和客观的标准来展开,同时也需要更多持中间立场的鉴定者参与进来。
对此,朱利叶斯·科尔说,杜塞尔多夫大学的调查委员会是从师生员工中民选出来的,“这是一个独立、严格的学术组织,其构成不受任何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沙范抄袭事件的调查进程中确实有很多争论不一的观点,杜塞多夫大学严格依据有关法规并对此案秉持客观透明的标准。”
朱利叶斯·科尔同时表示:“委员会对事件核心内容的调查不会受到审核等干涉,重点在于看调查程序是否符合学术问题处理程序,调查结果是否严格依据了学术标准。如果有人对内容产生疑问,学术委员会随时接受外部的专业意见。”
据其透露,沙范博士论文所涉及的30多年前的学术文本、学术环境及学术标准,是调查过程中的主要议题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德国学术文献引用的标准,30多年来并未改变过。
至于学生是否应该参与到调查委员会,他们是否缺乏专业辨别能力的问题,朱利叶斯·科尔回应称,学生也是学校成员,“与其他参与学术研究、重大事项讨论和进行投票的成员一样,学生在这一事件的处理中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多数德国人认为曝政客抄袭背后没有阴谋
在中国,如有学术不端行为被曝光,经常伴随的声音是“内斗”或“阴谋论”。在德国,政治人物被翻出博士论文的老底儿,会不会也被视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是不是也会传出阴谋论?
在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樊昀观察到,德国确实有这样的声音,但这决不是主流的声音。“我跟很多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包括我的导师,他们完全没谈到政治斗争这个方面,没有人说这是政治阴谋,或者这些人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德国人不会从政治阴谋论视角看问题,也很不愿意谈论阴谋论。”
“在中国处理这些问题不太透明,所以我们有很多阴谋论,出了事总是归结为‘内斗’或‘互掐’,甚至认为谁都不干净,谁出事谁倒霉。而德国社会透明度很高,出了事只会就事论事,他们不太喜欢谈论不确定的事情。”樊昀说。
樊昀也发现,出了学术不端问题,跟中国不一样的是,德国社会不会追究导师的责任。比如,古滕贝格的论文第二鉴定人是慕尼黑大学法学院欧洲法主任鲁道夫·施特莱恩茨教授,“我在慕尼黑大学法学院没有听到过任何关于要求他要对此事负责的言论,没有人、也没有新闻媒体指责这些抄袭者的导师,任何针对他们的非难我都没有看到。德国社会对教授很信任,如果学生出现抄袭,并不认为教授有过失。”
在樊昀看来,这是因为德国把博士学位攻读者看做是有自主能力的个体,他们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而教授无需对他们承担道德上的责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