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25 8:12:05
选择字号: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科学远离主流文化的隐忧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美]克里斯·穆尼、雪莉·柯申鲍姆著,高天羽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葛之
 
有一次陪母亲去医院做核磁共振,这是一项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在医院墙上的宣传照片中也提到了。但无论是病人、家属还是医生,有几个人会关注这个挽救了千千万万生命的重要技术呢?想到这里,我不禁叹了口气。因特网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涉及的技术细节非常复杂。现在我们可以瞬间把信息发送到千里之外,可是大家对这项发明本身及发明者有什么兴趣呢?反而去关心明星的八卦消息。
 
科学离公众很远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两位美国学者写的《科学离我们有多远?》中译本的封面上,就赫然写着一些让人触目而无奈的句子:美国每5小时的有线新闻中,科学只占1分钟;46%的美国人相信地球历史不到1万年……其结论是,科学界和美国主流社会之间的分歧日益增大……
 
在美国,科技与政策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对科学的支持力度大小与否,与当时美国执政党的宣传有一定关系。但比较糟糕的是,科学是一个比较持久的、精英的游戏,而一个政党为了上台执政,他的宣传自然要讨好广大纳税人,那么必定是权宜之计,而且非精英的公众特别容易被蛊惑。
 
科学与美国公众的脱节,与科学家本身也有一定关系。在美国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卡尔·萨根。书中较为详尽地探讨了萨根的遭遇。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形,学院派瞧不起那些普及者,即使这些普及者很走红。这也是一件非常让人遗憾的事,无论怎么说,从事科学普及的人与科学家是“同路人”,真正使科学事业遭受损害的是那些“反科学”的当权者。
 
历史上每一次独裁者对科学和思想的批判莫不以失败而告终。无论是希特勒还是斯大林,毕竟非常时期比较短,无法将历史切断。在今天,批判科学的声音时常出现,但无论如何也到不了政治的高度。奇怪的是,科学的地位并没有得以提高。
 
书中经常提到奥巴马政府是比较尊重科学家的,他给他们以高位,或时常向他们请教,这一点比布什政府要强,但希望奥巴马政府大幅提升科学在公众中的形象是不太可能的。
 
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科学曾经迎来短暂的“春天”,“爱科学”被写进学生守则,“爱生活”、“爱艺术”根本没有这个资格。在这一特定历史时代,科学特别受崇敬,科学家几乎成为中小学生理想的代名词。
 
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人就变得现实起来,我身边就有很多富有科学才气的人根本就不愿终身从事科学事业,在他们眼里,数理化学得再好,也仅仅是进入名牌大学的敲门砖,而不是他们真正的兴趣所在,或者说即使存在兴趣也不愿甘受清贫和寂寞。因此,在中国,科学其实离公众很远,根本就没被在意,在老百姓心中显然没有扎下根,情况未必比现在的美国好。
 
当然,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但我们必须知道的是,科学永远是精英的游戏,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你可以不选择走科学研究的道路,但是要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家的劳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比较宽容的社会,一些迷信活动——比如到庙里烧香、测字算命等,只要不犯法,也是允许的。本来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科学也不是“十全大补丸”,但是公众日益远离科学,不理解科学是一项需要高智商、高投入的复杂劳动,是比较严重的问题,非典期间就有人怪罪科学家为什么不快些研制出疫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公众的无知,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此外,也容易滋生“科盲”或“民科”,科学中已经有的定论,一个毫无基础的人要挑战它,这就比到庙里烧香还要无聊了。科学是有标准的、有是非的,不可乱来,也不能投机。这与别的领域是不同的。
 
遭遇空前的困难
 
没有人很好地思考过科学(以及技术)将来的命运。科学技术在近现代历史上曾经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到20世纪中叶遇到了空前的困难。这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理论科学上的一大困难是遇到了复杂性。历史上的科学从简单的、线性的对象突破,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遇到复杂性之后,科学理论就显得疲软。目前我们制造的所有机器,无论多么复杂先进,都是“线性控制系统”。其理论基础是20世纪中叶的控制论等。20年后,科学开始涉足非线性和复杂性,提出了系统、混沌、分形、突变、自组织和复杂性科学,起初人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信心,成果也称斐然,但总是达不到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成功,到现在似乎不很受关注。
 
其次,科学对技术的依赖也使人感到茫然。100年前,人们通过手算就可以取得重大突破,在今天要研究一个梅森素数,必须仰仗一堆高速计算机;研究一个基本粒子,需要大型的粒子对撞机。无论仪器多么先进,天气预报还是不大准确。过去曾预言在2010年左右将攻克艾滋病和癌症,现在看来比较困难。总之,我们在今天要取得一个与过去一样高的成就,竟然需要相当于过去几万倍的经费,如此发展下去,是否要取得同等级别的成就,需要的经费按照指数增长?如是,纳税人也会有意见的。
 
最后,是技术与生活。科技的确大大延长了人的寿命(其实也压缩了人的生存空间)。过去要走几个月的路程,今天只要几小时。通过互联网和手机,我们可以知道地球另一端瞬间发生的事情。但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倾轧、猜忌和警惕无处不在,衰老疾病死亡以及灾难,即使有钱人也无法避免。技术无法改变我们面对的充满风险的现实。
 
由于现在的人特别是许多年轻人自我、自私,不懂得感恩,因此现在道德观薄弱,做好事竟被认为是“戆”,离“农夫与蛇”的故事差得不远,还有比这更可悲的吗?将来这些问题会变成何种情况呢?谁也不知道。科学和道德将伴随人类的历史始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欢喜冤家”啊。
 
《中国科学报》 (2012-05-25 B2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