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中国最优秀的两所高校之一和50余位通过国际标准评价的科研人员,将这样的资源和人才放在 联合中心这个“大实验室”,能迸发出什么样的创新火花?
这是一场有关科技创新、创新管理的“大实验”, 联合中心负责人之一——清华大学 学院院长施一公说,“实验”结果如何,现在还未见分晓。
但,从 联合中心成立一年来的科研成果中,也可以让人初窥这场“实验”的端倪。
2011年8月, 联合中心孟安明研究组在《人类分子遗传学》上发表论文,他们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建立了人类渐进性常染色体显性听力损失相关基因的动物模型,这对于了解不同类型耳聋的致病机理、产生前诊断及治疗等有重要意义。
2012年2月,陈晔光研究组在《细胞》的子刊发表论文,阐述了胚胎干细胞如何维持自我更新能力的重要分子机制,推进了再生医学的研究。
2012年3月,施一公研究组在《自然》期刊连发两篇论文,第一篇阐明了植物感受B波段紫外光的机理,为进一步的计算机模拟和生物物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另外一篇则解析了大肠杆菌高分辨率的晶体结构,并初步阐述了其运转机理,这对于研究肠道致病菌抗酸系统十分关键……
对于这些“实验”的成果,施一公显然并不十分在意,在他看来, 联合中心是一块改革的“试验田”,最本质的东西,并不是眼前取得了多少科研成果,而是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革新。
“这里不设永久职位,不可能进来就一辈子呆在这儿,永远的流动制度,让大家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施一公说,能进入 联合中心的科研人员,都要经过国际化的科研标准评定,“北大生科院有40多位老师申请,只有5位通过评定进来了,清华有55位老师申请,只进来了1/3。”通过严苛的国际标准评定后,每五年还会对科研人员进行一次评估,通过评估才能继续留下来。
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 联合中心也实行竞争性和长期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如果这个人一贯科研能力突出、科研操守好,就应该长期支持,如果项目提到了点子上,就以支持项目为主。”施一公说,在 联合中心,最优秀的博士后待遇一年可达到18万元。
除了这些, 联合中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两校的联合,共同的学术委员会、联合招聘科研人员、联合使用实验室和仪器、联合培养学生—— 联合中心为两校的本科生开设了20门共享课程,学生们可以跨校选课、成绩也互相承认,两校研究生的共享课程也将在明年开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