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2-3-31 13:45:52
选择字号:
杨福家院士专访:中国需要一流的民办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是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核物理学家,20年前任复旦大学校长。12年前,他创造了历史,成为首个被任命为英国大学校长的中国人,并4次连任。近日,他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专访时表示:“20年来,我一直在做一流大学梦,从国内做到国外,再做‘中外合作大学’的梦,最近又有了一流民办大学的梦。今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这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一流民办大学什么样
 
杨福家认为,一流大学不一定有大楼,但一定有大师,学生不一定交得起学费,但一定读得起书;师生共进,教学相长;教出来的学生不但博学、优雅,而且懂得如何做人,是始终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合格公民。最主要的是,当学生走向社会后会强烈地感受到:是大学改变了他一生!并学会了感恩,时刻想着回馈母校;成功后,不忘回报社会。
 
早在今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时,杨福家对温总理说,希望在我们国家建立一所一流的民办大学。
 
对杨福家这一夙愿,温家宝十分理解。他希望将来兴办的高起点民办大学不应只是一所。总理的话给了杨福家最大的鼓舞。他说:“我的发言不是凭空想,我和我的同道已经行动起来了,顺利的话,明年暑假就应该可以招生。”
 
民办大学不该是附属品
 
杨福家说,美国之所以是头号强国,根本在于它是头号教育强国。在它的教育体系中,民办教育占了极重要的地位,顶尖大学前20位都是民办大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显示,到2010年,中国民办高校已有676所,占普通高校的24.83%,在校学生477万,占在校生总数的17.22%。
 
民办大学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它的地位却与之不相符。杨福家分析道:“现在的民办大学把‘三本朝二本走,二本向一本跑’作为一种追求,招收一本生的高校是一流的高校,二本是二流,三本是三流。造成这一错误倾向的根源不在民办高校,而在有关部门对高校的不适当的分类。”
 
他说,现实是三本学生总感到“低人一等”,这违反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育人的根本理念。我主张取消一本、二本和三本的分类方法。凡是能使学生找到自己火种的学校,能使大多数毕业生感到改变了自己生命轨迹的学校,就是高水平的学校。
 
做人第一修业第二
 
在杨福家看来,一流民办大学之所以有着最强的生命力,在于其深刻认识到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因为“人的素质培养远比技能培养重要”。
 
一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华裔教授的话令杨福家难忘:“这是一所笃信素质教育的大学。所有本科新生都要学习一门为期一年、名为‘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课程。对于其它以培育专业人才为导向的学校来说,花一年的时间阅读文化经典或许被看成浪费时间,但我认为这是我的大学生涯中最精彩的部分,因为我们都深刻地认识到:‘做人第一,修业第二’。”
 
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告诉杨福家,耶鲁基金库中雄厚的资金主要是校友捐赠的。一位中国学生毕业后事业有成,就给母校捐赠了巨额款项。有人责问他为什么不把钱捐给中国高校?他回答说:“是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
 
令杨福家难过的是,他担任复旦大学校长7年中,几乎没有多少校友捐钱给母校,倒是每年的毕业生中有不少学生离校前非但不感恩学校多年的培养,反倒是怒砸东西,看上去十分解恨。
 
这种强烈的反差更坚定了杨福家在中国办一所一流大学的决心。尽管这位儒雅、自信的教育家已是76岁高龄,但他依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依托住宿学院实施博雅教育
 
从1996年第一次参加“国际大学校长协会”会议并当选为执行理事,到2001年获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世界为杨福家开了另外一扇窗户。从诺丁汉到哈佛、耶鲁,从普林斯顿到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学院,在几乎踏遍了世界顶尖名牌大学的校园以后,他发现,国际一流大学之所以能把育人贯彻始终,不仅在于实施博雅教育,还在于有科学的载体,那就是住宿学院。
 
杨福家说,住宿学院和我们的学生宿舍不同。在那里,学生和一批被聘为导师的资深教授同院而居,同桌而食,经常聆听不同领域的讲座,随时能与名师讨论任何问题。有深厚学养的导师每天为学生零距离答疑解惑,引导年轻人发现自我,寻找头脑中的火种,并使不同的火种质疑、碰撞。导师视学生如子弟,学生视导师如良师益友。“在我访问过的住宿学院的首席导师家里,看到一个巨大的冰箱,里面可摆放几百份三明治,以方便登门拜访的学生。”
 
尽管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存在很大差距,但杨福家认为,只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育人尽心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敢于争辩、追求真理的品格,我们的一流大学一样可以教育出“全面发展的人,站在巨人肩上的人”。
 
为此,杨福家心目中的师资队伍已经瞄向了下列人群:国内外具影响力的知名学者;离开领导岗位、热爱教育且有专业修养的党政官员;中国驻外使领馆的外交官(退休的大使、总领事等);经济、科技、文化和企业界及其它领域的成功人士;各领域领军人物;两院院士;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馆馆员中的知名学者和学术大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