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墨 徐世兵 张全友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1-9-21 14:23:26
选择字号:
湖北高校初试学分制收费 学费配比教育资源占用
 
学生教师都有压力了
 
学分制撬动了学生的责任感,“逼迫”学生认真学习,“毕竟每节课都要收钱”,也对教师形成了激励和淘汰机制。
 
学分制收费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把原来的学年学费,分成了专业注册学费和课程学分费两部分,专业注册费报到的时候交,课程学分费则按学分收费,100元一个学分,实质上是引入了经济杠杆。
 
“它撬动了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压力,‘逼迫’他们认真学习,‘毕竟每节课都要收钱’,松懈时心里有所顾虑。”武汉大学的一名教师说。
 
吴平介绍,以该校文科专业为例,学生必须修满140个学分才能毕业,按年缴纳学费,每年4500元学费,大学4年需缴纳1.8万元学费。但按学分收费后,该学校每学分收费标准为100元。该学生的专业注册费为(1.8万元-100×140)÷4=1000元。那么,该学生学分制学费总额为1000×4+100×140=1.8万元。“收费方式变了,但总学费没有产生变化。”
 
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按照经济学的成本原则,个体占用的资源越多,付出的代价就应越大,“毕业+多修”和4年未完成学业且不及格学分≥37.5分时,就得多交学费。“优秀学生则可以缩短大学学习时间,提前毕业。”赵菊珊说,奖优惩劣的价值趋向在学分制收费改革后更加明朗,“学生一学年内所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达到3.7及以上,下一学年奖励其3个学分的课程学分费;而对于毕业时总平均学分绩点排在全校前1%的学生,学校将返还其全部课程学分费,最少也有上万元。”
 
学分制收费实施后,学生选课更自由。然而有教育界人士担心,学分制收费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急于求成心态,谋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学业,盲目追求学习成本最低化,而不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这样会导致学校出现“提前毕业族”、“校漂族”等群体,需引起注意。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梅建新建议,学分制收费采取“小额、多次灵活”的学费缴纳方式,将学分与学费挂钩,使学生切身感受学习成本,认真对待所选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选课的随意性,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然而,对于这一政策,外界普遍认为“老师叫苦学生叫好”。按规定,学生对所选的教师不满意,可申请退课费,再选择该课程的其他任课教师;如果一个班的人数低于一定数量,则会对该教师停课。
 
教授选修课“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的武汉大学教授陆保生,深刻地感受到学分制收费的积极压力:“这促使教师更专心地备课,及时更新课堂内容。”武汉大学文学院教师王统尚则担心,这种制度会对教师造成不一样的影响,那些资深的有名望的教师也许会人满为患,而年轻教师的竞争力则相对较弱,会有不小压力,万一没人选课怎么办?选修人数少的课程是否会遭遇停课?
 
“学分制收费不仅有助于调节教师资源,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及各项教学能力,也有助于按照课程进行收支配比核算,有助于按照贡献、能力计算教师教课报酬,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梅建新表示,学分制收费能形成一种激励和淘汰机制,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讲究授课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否则,教学能力差的教师就会因为“生少费寡”而面临待岗乃至下岗的风险。
 
按学分收费以后,一些高校会不会借改革之机巧立名目收费,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会不会比以前按学年收费价格更高呢?教师“会不会人为提高挂科率”?有学生对此深表忧虑。
 
本来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夹杂了利益和竞争后,似乎使师道尊严、师生关系变了点味道。而我们的教师又真的需要这种方法保持上课的热情和认真吗?学分制收费改革的大环境下,是否要把一切都变得可以用金钱来衡量、来评价、来刺激?
 
武汉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邓和平说,学分制收费把权力移到作为“消费者”的学生手中,学生便会谨慎选择,对学生学会配置自己的权力大有益处。对于学分制收费的制度支撑这一方面,邓和平认为,教学管理、教师发展、学生的学习和选课指导等一系列制度是不可缺少的,而在费用问题上,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等将有助于经济困难学生的选课学习。
 
制度环境要改善了
 
实行学分制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收费制度、学籍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等各方面的改革。要做好按学分收费的改革,需要高校改变基本的制度环境。
 
据了解,按学分收费从2007年即在北京部分高校试点。而从2005年开始,上海、广州等地区高校已经实行按学分收费。全国大多数重点高校都实行了学分制,覆盖了近20个省区。
 
早在去年6月,武汉大学就实施了“课程2010”计划,在2010级新生中“模拟”按学分收费。学生在开学后,根据所在专业的培养方案及个人学习计划,在学校网上系统进行选课。新生第一学期的课程由所在学院(系)预排,在开学一个月内完成确认,然后学校统一预收学费,学期结束后按所选课程统一结算。
 
虽然在学费金额上没有增加负担,但对学分制收费办法的出台,不少高校教师和学生仍充满担忧。
 
“这会不会给学生造成花钱买学分的想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常务副部长徐桂菊表示,一方面,修多少学分,交多少钱,学生会否产生“学分是我买的”想法;另一方面,既然可以提前毕业,学生会不会“花钱买学分”达到目的。
 
教师被海选,增加了学生自主权,部分教师表示担心:很多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实际操作经验少,学生肯定倾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是否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年轻教师绩效越来越差。
 
“我们以前上选修课,哪门课老师管得松,好过关,就选哪门课。”李梦瑶说,每个学生都有修学分的压力,他们希望通过最少付出获得最多的学分。若有的教师上课不点名,布置的作业不多,给学生“放水”就及格,当然选该教师课的学生就多。
 
她担心,自主选课后,会不会导致一些教师盲目追求业绩,不注重质量,放宽过关条件,有些“混学分”学生会利用这种自主选课权,选择那些把关不严、容易考过的教师,而严厉的教师反而会门可罗雀,倒逼教师迎合“混学分”的学生,降低教学质量,这会不会与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吴平表示,学分制收费可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因为选课的学生少,教师就会面临“下岗”的风险。另外,每一个学分都“明码实价”,也可敦促学生认真学习。
 
其实,要真正实施“按学分收费”,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学生的自主选择与学校的教学设计有冲突,怎么办?师资短缺,学生可选的课程不多怎么办?实行学分制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收费制度、学籍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等各方面的改革。
 
有专家提出,做好按学分收费的改革,需要高校改变基本的制度环境,切实建立以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这样才能真正念好改革的“真经”。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上一页 1 2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