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蔚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31 8:49:49
选择字号:
科学期刊编辑:“幕后”光芒也夺目
 
60年来,在《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起起伏伏的发展道路上,除了拥有一群关心学术期刊发展的编委、审稿人、作者和读者外,还有许多默默无闻从事日常工作的编辑。
 
中科院院士杨乐在评价两刊编辑部的优良传统时说:“老一代编辑身上最可贵的,就是他们严谨、踏实,安守编辑本分的工作作风。”现在,“严谨、踏实、谦逊”依然被两刊新一代编辑视为第一美德。充分尊重编委,更好地为编委会服务,与编委一起推动刊物发展,是两刊编辑的重要任务。
 
编辑工作琐碎且繁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编辑都有些“不知从哪里说起”的困惑。特别是两刊编辑,工作在由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强大编委会“幕后”,他们平凡的光芒,很难被觉察。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科学素养,是两刊编辑队伍突出的特点。按目前两刊编委与编辑的分工,约稿工作原则上主要由编委担任,然而由于各分辑编委人数、约稿力度不同,编辑们也要协助承担相应的组稿和落实工作。为了能更好地与科学家交流,两刊的编辑招聘中更加注重科研经历,据《中国科学》杂志社董事长彭斌介绍,近5年新增的20余位科学编辑中,有半数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和科研背景,其中还有两位在国外进行过博士后研究。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老编辑朱全娥在谈到组稿体会时说,作为学科编辑,必须掌握学科发展动态,这是做好组稿工作的前提。2008年,当她得知凝聚态物理学中的超导研究在国际上十分热门,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时,追踪到了“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闻海虎,经过多次拜访和邀请,最终约到了他的最新成果。文章发表后,当年就被国际知名期刊引用32次,并名列Science Watch近两年高温超导领域前10篇高影响论文的第5位。
 
作为科学编辑,稿件初筛是日常重要工作之一。从两刊的编辑流程看,自由投稿来的稿件首先由编辑阅读,这是一道“初筛”的程序。稿件初筛不仅可以为进一步对稿件进行把关的编委们节省大量宝贵时间,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稿件处理效率。《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编辑部主任魏建晶说,除了筛掉文理过于粗疏的稿件外,编辑还要对基本科学问题进行判断,这要求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由于编辑工作的特殊性,细心、责任感和经验对于确保期刊的出版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稿件经过了编委、审稿人的评审与作者修正后,最终回到编辑手中时,学术上的错误基本已经修改掉。然而,这并不是说,稿件已经完美无缺了,各种各样的疏漏依然可能存在。很多稿件专业性很强,学科领域窄,作为编辑不可能都能读懂,要在读不懂的文稿中发现表达、体例等方面的疏误,仅仅进行基本编辑技能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两刊对新编辑的培训,更重要地体现在“导师制”的建立上。
 
据《中国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任胜利介绍,每位新上岗的两刊编辑,除了必须参加为期几个月的统一培训外,还要由杂志社指定的导师进行手把手言传身教。导师都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资深编辑,新编辑除了要在编辑的稿件上留下每一个修正痕迹,以便导师核对、指导外,与科学界作者、审稿人交流的工作,也多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例如,“学生”给作者、审稿人的邮件,导师通常都会先看一遍。有了这样的指导,新上岗编辑在从“学生”转变为“职场人”,从“科研领域”向“出版界”的行业转换过程中,更加从容、自信,也使得两刊长久建立起的对科学家的尊重态度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得到更好的传承与维护。
 
近年来,学术期刊编辑所承担的责任,也与以往大不相同。由于科研体制的变化和国际竞争,两刊早年面对的买方市场已不复存在,面对严酷的稿源竞争压力,新一代编辑需要更积极地“走出去”。
 
根据《中国科学:化学》编辑部的工作记录,2010年,3位编辑除了每月定期拜访主编、部分编委以外,还参加学术会议13次,拜访重点实验室40余个。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两刊各辑编辑部共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30多个,拜访国家重点实验室340多个,组织出版由知名科学家领衔主持的专题或专辑超过180个,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两刊要面向一流研究机构、面向一流实验室、面向一流研究群体的战略发展思路。
 
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进行,两刊编辑除了面临更强的高质量稿源竞争,还要具有更强的市场意识。他们在不断拓展与学术界多方交往的同时,利用各种场合、机会,积极在科学家群体中推广和宣传期刊,把期刊中的优秀论文、专题尽可能地介绍给科学界,以引起更多关注,进而获得更多市场回报。
 
例如,2010年《科学通报》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这对《科学通报》来说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在出版周期加快和数量增加而前期人手未增加的困难情况下,编辑部在坚持高质量完成每月6期的中英文期刊出版任务的同时,在封面、版式、英文语言编辑水平上,都有所提高,总体的编辑加工、排版及印刷装帧受到国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将两刊打造为中国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是目前学术界、出版界的共同目标。两刊得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基金委、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以及广大院士、科学家的支持,两刊编辑部作为期刊的“全天候”工作机构,服务和协助编委,承担了很多协调、沟通、组织工作,为各种支持力量顺利发挥也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在采访中,记者接触到的编辑们年龄性情各异,但令人强烈感受到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把职业当做事业的敬业精神,把来自科学界的认可与尊重,当做荣誉与动力。
 
有一个《中国科学》老编辑的故事,至今在科学界广为流传,记者以这个故事作为本文的结尾。
 
当年,年轻的陈景润拿着哥德巴赫猜想,发表无门,几经退稿后,找到了《中国科学》。老编辑孙娴媃以资深编辑的职业敏感和敬业精神,接下了这篇论文,并把稿件送给合适的专家评审,并亲自对文理进行了修改,最终陈景润的论文一炮打响。此后,经孙娴媃之手,陈景润在《中国科学》接连发表了多篇论文。
 
不久后,陈景润声名鹊起,而他见到孙娴媃的时候,依然恭恭敬敬地鞠躬,叫一声:“孙老师!”这是两刊老一代编辑的骄傲,也是新一代编辑在更艰难的环境下,在复兴两刊的道路上努力追求的。
 
《科学时报》 (2011-3-31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