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民捷 吴珺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1-3-23 10:20:30
选择字号:
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应从制度上强化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

 
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定是高度重视大学之道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必然是对知识创造充满期待的社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学教育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大学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大学教育,怎样进一步发展好中国的大学?就此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
 
记者: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我国大学面临哪些新情况新问题?
 
闵维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为我国大学发展提供了新条件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但同时也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育国际化势不可挡。经济全球化使得教育国际化成为时代潮流,科学、技术、知识、人才等构成大学的基本要素都在跨国界流动。这一方面为我国大学借鉴世界先进办学和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和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使我国大学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在国际化过程中维护我国的教育主权,增强文化自觉,保护和传播中华文化,成为紧迫而突出的课题。
 
信息化改变了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方式。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教育形式、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它一方面有利于大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创新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对教育者从更加民主、开放、创新、发展的角度认识教育、变革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文化观、合理看待和使用网络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市场化带来对知识认识的新变化。市场经济在为经济社会和大学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大学健康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办学指导思想功利化,一些大学教育者过度看重经济利益,一些学生仅把上大学当作投资的手段,知识的商品属性凸显,实用主义流行。与此同时,对知识的尊崇、对学问的追求则缺乏足够的热情和动力。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的本质,坚守大学的精神、品格和境界,充分发挥大学的功能,已经成为当前大学发展面临的突出挑战。
 
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成为时代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学发展规模急剧扩大,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大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也创造越来越多的入学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大学教育的需求。但是,入学机会的区域失衡、阶层失衡问题正日益凸现,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的学生以及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面临更多困难。提高大学教育质量,促进大学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时代任务。
 
知识创新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大学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都对大学发展尤其是对大学的创新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当前,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改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还明显不足,重大的原创性知识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还比较少。大学要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任重而道远。

1 2 下一页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