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23 9:20:29
选择字号:
时勘谈日本核泄漏事故决策应对:有经验,也有教训

 
时勘:国家“973”重大项目“混合网络下社会集群行为感知与规律研究”总项目组专家。
 
此次事件本身就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再加上日本政府发布关键信息时含糊其辞,因此,使得日本民众对于核泄漏事故带来的消极心理反应剧增,并且有逐步升级的趋势。
 
如何看待日本地震中官方及民间的心理过程?对我们又有哪些借鉴?日前,《科学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学部调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与组织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时勘教授。
 
《科学时报》:您如何评价日本此次应对核泄漏事故的决策和信息发布过程?与我国政府的应对灾难相比,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什么值得借鉴和总结的东西?
 
时勘:我们对于日本人民遭受特大灾难深表同情,感同身受。我认为,在这次危机应对中,日本政府的态度是认真的、努力的。在新闻发布和调动政府警察和自卫队中做了大量工作。
 
但从应对核泄漏事故的决策和信息发布过程来看,还是有一些值得总结和吸取的教训。此次事件本身就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再加上日本政府发布关键信息时含糊其辞,对核泄漏事件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因此,使得日本民众对于核泄漏事故带来的消极心理反应剧增,反而大于地震、海啸灾难的心理反应,并且有逐步升级的趋势。
 
作为一个灾害频发的发达国家,日本政府有丰富的抗灾经验和先进的救灾技术,但这次应对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难,却没有中国政府近些年来表现得到位。
 
中国政府领导往往第一时间就赶赴灾难现场,但到目前为止日本福岛灾难现场没有看到日本政府多少官员出现,主要靠电力公司在运作。
 
在军队救援方面,中国军人的灾难救援均是第一时间、不惜一切代价赶赴现场,而日本自卫队由于其公务员体制,行动较为迟缓。
 
此外,在救援过程中,突发性地震伴随着核泄漏、降雪天气,虽然其困难前所未有,但在灾区出现了几十万人的饮食供应短缺的局面,让人难以理解。这么发达的国家,直升飞机、物资都应该是不缺乏的,其信息沟通和灾难救援系统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日本菅直人政府新近上任,还处在磨合期间,此前的几任领导人上台执政时间均不长,可能也存在应对经验不足的问题,也可能是日本现有的管理体制本身带来的局限。
 
所以,需要从问题预警、应对和灾后救援和干预等方面,系统地思考、总结日本的经验,为未来的灾难应对获取经验和对策。
 
《科学时报》:您如何看待和评价日本天皇发表的电视讲话?
 
时勘:天皇是日本的精神领袖,他在电视讲话中在除了对世界各国的救援表示感谢外,也希望日本人民保持希望和信心。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很重要。灾难一旦发生,民族的信心很关键,需要有威信的人出来讲话。我对他的讲话是很赞赏的。日本天皇讲话后,日本股市提升了几个百分点,这就是心理支持带来的积极效果。
 
《科学时报》:在应对地震以及灾害过程中,日本民众心理上出现了哪些变化?
 
时勘:我个人感觉,从这次灾难中,日本民族表现出很高的素质,响应政府的号召,表现得井然有序。我有亲友在日本,当政府为节约电力号召大家不要看电视时,他们就只听收音机,表现了相当大的忍耐力,值得钦佩和学习。
 
这与日本这个国家多年来成功的灾害预防教育有关。日本是一个岛国,灾害频发,资源匮乏,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单一民族,造就了避免争斗、倡导忍耐、团队合作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风范。在地震和海啸发生的前一个时期,表现出惊人的冷静和忍耐精神。
 
不过,福岛核泄漏事故曝光之后,日本民众的心态就急转直下,恐慌情绪蔓延,政府官员信息发布的失策,也是促使日本民众出现动摇和恐慌心理的重要原因。
 
目前看来,核泄漏控制出现了积极的转机,我觉得日本政府在今后的新闻发布中,除了要坚持及时、真实的原则之外,应该开始关注灾后的心理援助问题。灾难之后的民众不仅需要物质救援,更需要心理救援。灾难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灾难中后期更应该注意民众心理的疏导和调试问题。当灾害过去,灾民再次面对被海啸冲走的房子、伤亡甚至杳无音信的亲人等等环境的剧变时,更容易积压深层次恐慌。
 
《科学时报》:您如何评价中国、包括美国西部一度出现的抢购碘盐和碘片以及口罩等行为?
 
时勘:我觉得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李纾教授提出的“台风眼效应”很能说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心理学上讲的“台风眼效应”,主要指人们对于灾害严重性的感知与实际所处地域的实际灾情并非完全一致。
 
人们对风险的认知,受到熟悉性、可控性的影响。处于灾害严重地区的群体,更加了解灾害的实际情况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远离灾区的民众对于核辐射的危害知之甚少,反而更容易产生莫名的恐慌。
 
2003年在非典中出现了疑似病人、死亡病人的重庆市,其民众的恐慌情绪水平,明显地低于没有发现疑似病人、死亡病人的贵阳市。这就是“台风眼效应”,也是日本以外其他地区出现的、民众盲目行为的原因所在。我们掌握了人们在谣言面前的心理规律,就能在舆论方面进行引导。
 
《科学时报》:此次日本核危机的处理应对过程对我们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时勘:最近几年中国自然灾难虽然多发,但此次日本所遭遇的是严重的多重灾难,是我国未曾经历过的,因此其中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思考。
 
首先,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正在大力推进建设核电站,对沿海地区的工业设施基础建设,也有更大的投入。借鉴日本在面对核危机的处理及防范的经验和能力,我们在规划设计时要进行更为慎重的论证和基础建设的规划。
 
其次,日本民众在灾害面前的总体表现可圈可点,相比之下,我们的灾害预防教育体系更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再次,日本政府在这次重大灾害和次生灾害中,决策应对方面出现了一些失误。我们也应该接受这种教训,将科学的应对策略纳入今后领导干部危机决策的培训体系,建立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示范型平台,特别是关注对关键领导岗位人员的系统培训,不仅是技术上、物质上的培训,更需要有决策和心理应对的培训。
 
在灾难应对方面,首先要考虑把更多精力放在预测、预防上;其次,准备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预案;然后,还要考虑到灾后的救援,不仅是针对灾难的直接受害者,也要考虑对灾难救援人员的灾后心理辅导和帮助。
 
最近,按照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经过中国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专门建立了服务全国的“员工援助师课程发展中心”,以便使应对灾难的救援工作更加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科学时报》 (2011-3-23 A3 科学 社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