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鹏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1-10-11 12:58:56
选择字号:
世卫组织推荐狂犬病防治法在国内遭遇瓶颈
全国犬只免疫率不足10%;卫生疾控部门建议制定全国性管理法规
  
“必须人打疫苗预防狂犬病”
 
国家卫生监察专员认为,尚无有效方法判定咬人犬带毒
 
近年来,中国狂犬病死亡病例每年保持在2000多例。9月26日,卫生部疾控局国家卫生监察专员肖东楼说,狂犬病防治已到节点上,病例数再下降有一定难度。需要建立健全动物免疫制度,在源头形成免疫屏障。
 
管好犬需全国性法规
 
新京报:中国现在狂犬病每年一直维持2000多例,是什么原因?
 
肖东楼:现在到节点上,再往下降有一定难度。
 
新京报:世卫组织倡议,2020年全球消除狂犬病,中国能完成这个目标吗?
 
肖东楼:世卫组织正组织专家研究消除狂犬病的行动计划,但具体目标和策略还未公布。中国也在研究制定2020年消除狂犬病的行动计划,但要达到此目标,关键要建立健全动物狂犬病免疫接种制度,在犬间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新京报:中国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狗,尤其是流浪狗,今后如何控制?
 
肖东楼:首先必须要有相关法律法规。有些省市已经出台犬只管理条例,但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犬只管理条例,这是当前控制狂犬病的一大障碍。
 
我国犬登记率太低。城市里犬登记率不到10%,农村就更谈不上了。只有严格登记备案到位,防控措施才能到位。
 
全国犬免疫在10%以下
 
新京报:下一步措施是什么?
 
肖东楼:就是做好犬的狂犬病免疫预防接种。
 
据有关调查表明,犬的免疫全国约在10%以下。要达到对人群的安全保护,犬的免疫接种率必须在70%以上,所以现在免疫屏障根本没有形成。
 
新京报:犬免疫涉及哪些部门管理?
 
肖东楼:狂犬病防控涉及卫生、农业、公安等部门。卫生部门负责狂犬病防控,农业部门负责动物狂犬病防控,公安部门负责犬只登记管理。这几个部门需要紧密配合。
 
新京报:犬免疫应比人打疫苗省钱?
 
肖东楼:犬的免疫比人的免疫难度更大,成本费用也不少。人好找,但是农村大量的犬是散养的,数量大,范围广,必须要有专门的队伍去抓,还要进行免疫接种,需要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
 
据估计中国犬只数量至少在7千万到1个亿,要达到70%犬的免疫,工作量和实施难度都很大。
 
新京报:犬只管理是否存在多头管理的障碍?
 
肖东楼:登记备案和免疫接种分别在公安和农业两个部门,有专家认为,需要研究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疫苗免费会致防范过度
 
新京报:来自一线的调查是,狂犬病例很多发生在农村。
 
肖东楼:因为狂犬疫苗要自费,价格相对较贵。有些人被犬咬伤后,存在侥幸心理。有些不打疫苗的人,就会发病死亡。
 
新京报:可以对疫苗实行免费接种吗?
 
肖东楼:很难具体界定,咬伤人的犬就会传播狂犬病。有专家认为,若采取全免费措施,会造成防范过度。
 
新京报:那如何解决农村疫苗接种率低的问题?
 
肖东楼:我们希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出台救助政策。比如湖南张家界,已经把狂犬病咬伤暴露后的处置,纳入新农合。
 
张家界一年以后就见效,两年后,狂犬病就基本没有了。
 
另外,张家界不仅对人进行救助处理,犬的免疫也在做,这是综合性的措施。
 
“十日观察法”成本太大
 
新京报:上世纪80年代曾经达到一年死亡7000例,之后进行一轮灭犬行动,疫情降到100多。你同意灭犬消除狂犬病吗?
 
肖东楼:灭犬措施虽然有效,但从政府层面提倡灭犬不是根本办法。国际社会也不主张灭犬。我个人也觉得这不是好办法。
 
我们希望国家对狂犬病的防控能有一个规划。这个规划要明确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要重视狂犬病防控,同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新京报:一些专家提出“十日观察法”,你认为在中国是能推行吗?
 
肖东楼:我觉得有难度。一是中国犬类数量太多,特别是农村,有时候甚至都找不到咬人的犬;二是,犬伤人的事例太多,每天都是数万例,这么大的工作量谁来做?另外,要采取这个措施,必须犬类免疫达到一定水平才能这么做,比如国外超过了75%,现在如果在中国做,实在难以实施。
 
新京报:有医生说,北京打狂犬疫苗的人95%是“陪打”?
 
肖东楼:专家认为,观察被犬咬伤的患者,有些是被健康犬咬伤,不会感染病毒。但即使80%都是健康犬,我们也不知道谁是被另外20%患病犬咬伤的。
 
新京报:像北京这样狂犬病发病低的地方可实行十日观察法吗?
 
肖东楼:犬类免疫必须达到70%以上才行,北京差得很远。
 
新京报:每年人接种狂犬病疫苗花费上百亿元,这笔钱值不值?
 
肖东楼:被犬咬伤后,我们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判定是否是携带狂犬病毒的犬,如果不打疫苗,风险太大。所以不能这么理解(值不值)。
 
关键是,狂犬病死亡率太高,人死了怎么办呢?并且人接种疫苗是有效果的。所以必须采取这个措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上一页 1 2 3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