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丹红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1-10-9 14:31:19
选择字号:
吴瑞基金会:传承吴瑞精神 提携青年才俊
 
“他们今天的成就很好,我的期望实现了。人才是长久的事,中国有一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这25年间,我做的这件事得到一些结果,这是我一生中可以骄傲的事,希望能一代一代传下去。”
 
——吴瑞 北京大学CUSBEA项目25周年庆祝会2007年7月21日
 
吴瑞纪念基金会日前宣布,第二届“吴瑞国际研讨会”及2011年度“吴瑞奖”颁奖典礼将于2011年10月18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 研究院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举行。吴瑞国际研讨会的宗旨是促进亚洲 发展、推动青年生物学家的事业进程。届时,2011年度获“吴瑞奖”的博士生们将与国际知识学者同台做学术报告。
 
吴瑞是国际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对世界 和中国 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出生于中国,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康奈尔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20世纪70年代,他发明出第一个DNA测序法并测出第一个DNA序列;他先锋性发明的DNA重组技术,奠定了今天生物技术产业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他将研究集中到转基因水稻的研究;1981年,他创办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八年间选拔422位中国优秀研究生赴美国留学,为中国培养了整整一代生物学人才;他为中国政府提供过大量如何发展科学的咨询,并为中美两国在 研究和教育领域的合作架起了一座桥梁。他身后将36万美元遗产捐赠给华人生物学家协会。
 
2008年2月10日,79岁的吴瑞因心脏病在纽约逝世。2008年4月,吴瑞的学生和朋友们出资、募捐设立吴瑞纪念基金会,美国俄克拉荷马医学研究基金会生物研究部主席孙晓红博士出任基金会主席。孙晓红是首届CUSBEA学生、吴瑞的博士生,她说:“吴瑞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一生致力于推动亚洲 的发展,提携年轻人,基金会设立‘吴瑞奖’,旨在奖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优秀研究生。我们希望追随吴瑞的足迹,推动 的发展。”
 
吴瑞的贡献
 
“吴瑞是重组DNA技术和植物基因工程领域的先驱。多年以来,他和合作者成功研制出耐旱、抗盐碱的水稻基因品种。为了帮助以稻米为主粮的广大地区的人们,他坚定不移地致力于这项研究,从未动摇。他是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政府的科学顾问,对中美两国生物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使用拥有巨大影响力,他是海峡两岸大学和研究机构备受尊敬的人物,他总是提出深思熟虑的建议,他的判断力不受外来力量的影响......”
 
——沃尔克•沃格特 康奈尔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系教授
 
吴瑞1928年出生于一个中国现代科学家庭。父亲吴宪早年考取庚子赔款赴美国留学并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1941年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和主任,是我国近代生物化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母亲严彩韵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营养学硕士学位,是我国最早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女学者。
 
1949年1月吴瑞随家人来到美国,1950年在亚拉巴马大学获化学学士学位,1955年获宾夕法尼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66年成为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教授。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他对基因工程技术发明做出突出性贡献,他第一个发明了DNA测序方法,经其他科学家发展和改进,成为世界上通用的大规模DNA测序手段;他发明的联接子和衔接子至今仍然是 DNA克隆基本工具,DNA重组技术导致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建立,他主编的《重组DNA》曾风靡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界。
 
1980年,吴瑞携家人首次回到阔别31年的祖国。在中国,他意识到食品短缺将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未来面临的严重问题,于是将自己的研究集中到转基因水稻的研究上,发展出高效水稻转化系统、抗虫、抗旱和耐盐的转基因水稻品种,成为植物基因工程先驱。
 
在中国访问期间,吴瑞了解到许多亲友和同学都有了正值大学年龄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愿望是送孩子到国外学习,他决定帮助他们。他说,“我很幸运有机会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中国学生能够有这样的机会。”
 
1981年初,吴瑞偶然获知哥伦比亚大学的李政道教授启动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便立即向李政道咨询。在李政道的帮助下,他向中国教育部建议:“世界 领域发展很快,中国要尽快培养这一领域的年轻科技人才。”同时说服美国100多所大学接受中国留学生,促成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成为一个大型国家公派留美博士生项目。1981年至1989年间,该项目共选派422位优秀的生物学研究生到美国留学。
 
CUSBEA为中国培养了整整一代 领域的科学家,许多当年的CUSBEA学生已经成长为各自所在学术领域的翘楚。比如,首批CUSBEA项目学生袁钧英是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当年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王晓东1985年考取CUSBEA项目,曾任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终身教授、霍华德-休斯研究所研究员,2004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如今,王晓东是北京 研究所所长。
 
2007年7月21日,CUSBEA项目25周年庆祝会在北京大学举办。CUSBEA学生、M.D安德森癌症中心病理科医生刘劲松发言说:“我想给吴先生汇报,当初我到美国几乎一无所有,如今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也正在为祖国做事。”
 
薪火传承
 
“到了吴先生创办CUSBEA的年龄,我深深体会到他当年的感受:我们应该做一个尖兵,在科学的领域里冲锋;我们应当做一个人梯,让年青人踩着我们的肩膀往上攀登;我们应当做一个使者,为中美交流尽一份微薄之力;我们应当不计个人名利,让世界更美好,我们依然豪情万丈,我们依然富于理想,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辜负先生生前的初衷和希望。”
 
——严聪 CUSBEA学生、美国印北安纳大学医学院教授,2008年2月18日
 
吴瑞为世界和中国 研究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他点燃的薪火由他的学生传承。
 
30年前,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CUSBEA项目成功地打开一扇中美交流的大门,极大地加快了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步伐,推动了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进程。如今,时代变迁,中国国内也有非常出色的研究生。为纪念吴瑞在培养中国新一代生物学家方面的杰出贡献,鼓励博士生们在本土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物医学领域的领袖人物,2008年4月,CUSBEA项目的学生和吴瑞的朋友们集资创办了吴瑞纪念基金会,举办“吴瑞国际研讨会”并设立“吴瑞奖”,专门奖励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的华人研究生。
 
吴瑞纪念基金会根据参选人在 研究工作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研究贡献和发展潜力,每年评选出10-20位“吴瑞奖”获得者。吴瑞奖包括3000美元奖金、奖章、奖状和吴瑞纪念基金会证书各一份。获奖者还可申请5000美元以内的旅费资助,用于参加国际会议或高级课程。(吴瑞奖评选标准http://www.raywumemorialfund.org/raywu_prize.php
 
每一年,吴瑞纪念基金会在中国或亚洲其它地区举行“吴瑞奖”颁奖典礼和吴瑞国际研讨会,获奖博士生和国际知名学者同台做学术报告。孙晓红说:“获奖学生能从与吴瑞纪念基金会成员及更多的国际知名学者的交往中不断受益,这是吴瑞奖不同于其它奖项的特点。从2009年首次颁奖以来,已有21位博士生获奖,在吴瑞纪念基金会成员和其他教授的积极推荐下,许多获奖者已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索尔克研究院、霍华德-休斯研究院等世界一流机构深造。我们为能继承、发扬吴瑞先生留下的事业而骄傲。”
 
目前很多国内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生们对吴瑞奖并不了解,许多人认为获奖者必须在《细胞》、《科学》或《自然》上发表论文才有资格,孙晓红说:“其实不是这样的。尽管确实有获奖者有这样的论文,但没有这类论文的学生也有获奖的。比如,2009年吴瑞奖的获得者李现红是从事护理学研究,她纠正了艾滋病治疗中的偏见。吴瑞纪念基金会寻找的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博士生。”
 
孙晓虹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吴瑞奖,她说:“我们相信,还有许多学生的质量比我们收到的申请人的质量还高,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申请,这样更多的优秀学生就有机会获奖。”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