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6-15 0:28:07
选择字号:
陈虎:“读书有用”的现实悖论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对读书的体会。
 
改革开放,小平同志主导新政,重新高看读书人,算是对“文革”的拨乱反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读大学、考硕士、攻博士,几乎是年轻人毫不犹豫的选择。
 
据报道,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84万考生放弃高考。这条消息所透视的信息是双向的:读书有用,这永远是没有问题的,不需要讨论,绝大部分毕业生还是选择了高考,改变命运系于读书,很长时间不会改变;但“读书很多时候无用”已露端倪。
 
弃考的原因,想到的大致有如下几点:读完书同样找不到工作,干脆不读书先找工作;教育科目设置不理性,很多专业万金油,社会没有需求,读书读得浪费;收费居高不下,一些家庭经济困难,送孩子再读书捉襟见肘;社会恶俗观念风头强劲,不看你有没有知识,看你是不是有钱有权。
 
“读书无用”,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出现的大学生就业困难以及寒窗苦读后的学非所用,让人担忧。北大毕业生卖猪肉,那猪肉该多少钱一斤?大学生厕所上班,也不再是愚人节的新鲜事。问题不是大学生就不该卖猪肉和扫厕所,而是读书人即便洗心革面,在这些岗位也毫无优势,那不就成了伤害自尊了吗?
 
如今,文凭满天飞,更有花钱买来的,难识良莠。正规名牌大学出来的,不一定就是人才,但灵活掌握用人标准,又往往成了一些权势力量的利益大餐。所以,在有些时候和有些环节,有无必要认真读书,也变得界限模糊了。矛盾状态里,在缺乏营养的扩招中走出校门的孩子们,往往拥向公务员招录的独木桥,怀揣“读书无用”的包袱,过分功利而奢论理想,亦失去了创业的勇气。
 
即便这样,大部分家庭还是会送孩子读书的,不管是几本还是啥专,能够走了,就舒了口大气,至于以后会怎么样,个人力量无法改变。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从幼儿园、小学、高中,为孩子弄个好环境已竭尽全力,似乎就是为了高考这最后的冲刺,你让他们停下来,等于是让他们永远心存遗憾。毕竟,高考给了孩子们一个还算公平的历史机遇。
 
让人忧虑的是,在各省份录取分数不平等的情况下,又爆出冒名顶替的贵州罗彩霞事件和浙江公子哥航模加分丑闻。而原本尝试提高考生综合素质的改革,诸如各种各样的降分录取、提高面试加分的份额、各种测评结果进入录取程序等,往往因考生家长掌握社会资源不同,出现新的不公平。灵活的自主权要做到不变质,很难。
 
尽管很多时候让人无奈和无辜,但在中国目前的制度下,在无数考生仍然可以体会读书有用的状态中,高考依旧不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光明大道,但愿“读书有用”的现实悖论,只是伤及了这一制度的皮毛。(作者系中国青年科技开发区管委会执行主任)
 
《科学时报》 (2009-6-15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