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6-9 8:31:33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高考人数趋减,大学该怎么办?
 
6月2日,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1020万,比去年约减少40万。他“不同意”将高考“遇冷”归咎于就业难的结论,认为这主要跟适龄人口减少有关。
 
我国的高考适龄人口,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确实是呈递减趋势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人数为849万,今年减至834万,明年为803万。尽管这只是连续三年的数据,但查看教育部公报可知,1994年全国小学招生2537万人,到2007年,这一数字降为1736万,减少了近三分之一。而这些小学生们,以后总是要上高中的。
 
人口形势的变动,对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资源的培植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当然,高考考生人数下降,首先会让今后的高考竞争,不再像过去那么激烈,更多的人可以有机会读大学,这对我们的民族素质提升是有利的。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高考适龄人口的逐年减少,也给高教事业的发展带来新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大学以及高等教育管理者,应当怎么办呢?
 
首先,大学不能再搞扩张了,而应转向质量提升,走内涵式发展之路。1999年以后,国家进行了好几年的大规模扩招。为适应扩招后的生源规模,新建了很多校舍,新招了很多师资。现在,国家决定不再大幅扩招,今后将相对地稳定招生规模。如果大学不能针对这一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在考生趋减、招生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教育资源闲置的现象。
 
其次,国家要对现有高教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随着参加高考人数的减少,考生对高校将更“挑剔”。这些年在北京等大城市中,选择到国外,包括到香港等地读大学的高中生越来越多。同时,我国内地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多集中在少数中心城市,它们吸引了各地的优质生源。而那些比较落后的省区,既缺乏高教资源,又面临着人才的流失,对地方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只有想方设法改变这样的状况,让高教资源更均衡地分布,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另外,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最需要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然而,现在培养“高级蓝领”的高职院校,吸引力远不如普通高校。随着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考生将更容易进入普通高校,攻读更高的学位。这会让高职的招生形势更加严峻,也会让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现在教育部已经提出,今后将大力支持高职院校的建设。笔者以为,要真正做到支持高职院校的建设,让它们获得最大发展,必须对高校进行重新定位和分工,解决资源分布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按照他的理论,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方向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大学需要在观念、功能、质量标准、教育内容和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笔者以为,随着高考适龄人口的减少,公众对高教将有更高的要求。必须积极主动地应对挑战,将挑战变成发展机遇,让高等教育进一步适应国情,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科学时报》 (2009-6-9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