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年薪8万元聘15名“猪肉荣”,竟引来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内的1500多名应届硕士研究生前往竞聘。
与去年北京某洗浴中心招聘“搓澡工”引来2000多名大学生应聘引起广泛争议一样,以上消息也引来广泛争议。而争议的内容,也几乎是去年争议的翻版——一是“炒作论”,认为猪肉连锁店与洗浴中心都是在借招聘大学生进行低成本高收益的炒作,“搓澡工”和“猪肉荣”,初中生高中生都能干,为何要招大学生硕士生?二是“糊弄论”,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开出高薪,让大学生在“钱眼”中迷失了方向,等到应聘上岗,有可能发现全然不是这么回事,研究生就业市场指导价仅为年薪3万~5万元,卖猪肉怎可高达8万~10万元,搓澡工每小时补助怎可能达到58元?三是“浪费论”,认为大学生硕士生去搓澡、卖猪肉,即便薪酬高,也很不值,对不起自己的学业,对不起大学生的身份,很不体面;四是“贬值论”,纷纷感叹如今扩招之后大学生贬值,个个去卖猪肉、洗脚去了!当然,与去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的议论中,有人很高明地说,看来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还真大啊。
在以上各种论调纷呈的时候,我们同时看到这批人,在对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出谋划策——一是“降低就业期望论”,希望大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包括对薪酬和工作岗位的期望,不要把就业集中在少数热门领域,只想做“体面”的活;二是“普通劳动者论”,希望大学生能有做普通劳动者的心态,不能眼高手低,一心盯着传统的精英的岗位;三是“艰苦创业论”,希望大学生能有从基层干起、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准备,用自己的知识去改造传统产业,为其注入新技术、新管理活力;四是“人才储备论”,希望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能够重视人才,通过招聘大学生人才,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如果每个行业中都有相当比例的人才接受高等教育,那么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将可能进一步提高。如此等等。
用以上的建议去对照争议,不难发现其自相矛盾,招聘企业与应聘大学生的行为,没有哪一条不符合建议者的“期望”,企业招大学生旨在提高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而大学生应聘从第一线卖猪肉、搓澡干起,并不意味着他们一辈子就从事这不需要多少知识的技术活,他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实现自己的事业发展理想。这种自相矛盾的社会舆论,以至于让学生们发出感慨:当我们没找到工作时,社会指责我们有业不就,定位太高,而当我们去用自己的劳动挣钱时,大家却指责我们作贱自己,这还要不要我们活?这种舆论,让有的大学生在应聘类似工作时望而却步,从某种程度说,这正是当今大学生求职应聘的大敌。
以上自相矛盾,实则反映出传统教育观和人才观、新型教育观和人才观正发生冲突和碰撞。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作为精英人才,其就业必须对应精英教育岗位;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没有那么多“精英岗位”接收大学生,而大学生到更广泛的岗位就业,正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社会价值体现。但是,很显然,虽然早在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实现了大众化,可由于高等学校办学定位(高校办学定位十分雷同)、大学学费(民办的一般本科和高职高专收费远高于北大清华)、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评价和期望等因素,人们对大学生的成才定位,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理念和现实的冲突,人们可以谈出大学生成才的理念,却很难接受这种成才理念变为现实。
何时我国社会不再对以上大学生求职行为议论纷纷,何时方表明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走向成熟。而让理念和现实不发生冲突,让社会对上述用人单位招聘和大学生求职行为不再争议,关键在于高等教育真正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在办学定位上应更为明确,不能所有学校都以精英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学费标准制订上,能坚持能力支付原则和得益原则,进行合理的学费标准确定,让受教育者对教育回报有合理的期望;在成才观念上,要打破传统的一元模式,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消除行业歧视,鼓励受教育者多元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