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基础科学工程技术资源环境前沿交叉政策管理
作者:熊丙奇 来源:东方早报 发布时间:2009-3-6 16:20:5
熊丙奇:救急思维难解大学生就业困局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3月4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谈当前大学生就业,他说:“我们经常说,大学生就业存在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之间、大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与企业需要熟练的技术人员之间、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些历年都留下的问题,在以往,这些问题可能处在主要的位置,但是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这些问题都退居次要。”(人民网3月4日)
顾海良代表的话,让我想起了一位大学领导近日与我的交流,他说:“他们马上都毕业了,你们建议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指导、开展创业教育、注重人才培养定位,这些都来不及了,能不能说点实用的?当前大学生就业关键在于为学生想出路,远水解不了近渴。”
顾海良代表和这位校领导的话都有道理,也看得出他们确实为毕业生就业揪心。可是,他们的话,给我似曾相识之感——这么多年以来,每到毕业生就业时,一些高校领导不就这样说么:当下最主要的问题是怎样解决毕业生的出路,需要做“短线”,而不是“长线”。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在笔者看来,过去8年来,从政府到学校,一直以“救急思维”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总是应对当下之急,导致深层次的矛盾不但没得到缓解,反而加剧,直至积重难返。
2002年,1999年扩招之后的第一批专科生毕业,毕业生人数一下子从上年的115万扩大到145万。当时,有专家针对就业形势 ——2003年的毕业生将再增67万——建议高校放缓扩招步伐,注重培养质量、开设学生就业指导课。可是,几乎没有任何高校接受建议,不但继续扩招,而且跟风开设一大批听上去时髦、却不需要太多硬件设施的专业,还借势专升本、改校名招揽生源,而系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学校也寥寥无几。
一边是扩招、发展学科、专业,一边是就业难。每年应对就业难,政府部门和高校的“救急”措施大致有三:其一,扩招研究生。在大学毕业生人数的第一个高峰年 2003年,国家决定研究生扩招35%,次年再扩招22%。2005年,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就已超过100万,让很多高校实现了“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梦想,也让研究生质量严重下滑,迅速贬值。
其二,鼓励大学生去基层。每年就业之际,各高校都会鼓励大学生志在四方,去不发达地区,这本是一个好的思路,可是却以救急的态势出现,缺少长远考虑,高校完成上级规定的“任务”、基层单位完成大学毕业生的“接收”,“就业”工作似乎就结束了。大学生在基层的事业发展,基层工作的职业吸引力建设,没有人更多关注。同样的“救急”行动,还有鼓励大学生创业——从来没有或者很少在学生中进行创业教育的大学,却在就业时倡导学生去自主创业,听上去很美,可实际效果很差。
其三,“狠抓”就业率。诡异的是,随着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高校公布的就业率却越来越高,就业率反就业难而行,可想而知高校把就业功夫用到了什么地方,比如,有消息说,有高校要求毕业生必须拿就业协议来换毕业证,有高校要求导师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还有高校出面与企业签订学生假聘用合同。更雷人的是,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近日要求毕业生家长签署承诺书,保证在一定期限内帮助孩子签订并上交就业协议书或灵活就业……
以上的“救急”思路,不知道还要延续到何时。从对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负责的角度,“救急”是一种不负责任,也难以为继的思维。要让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必须下决心从头做起,打好基础。诚然,对于当年毕业生,从头做起,打好基础的“长线”建议可能不管用,可是,如果学校立即行动,对于3、4年之后的毕业生,不是还“来得及”吗?或者说,3、4年之前,学校就采取这种行动,今天的大学生就业会陷入如此困境么?
对大学来说,有没有与其他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有没有严格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有没有根据市场需要自主调整学科调整专业的机制、有没有从大学新生就开始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没有信息充分的就业数据库、有没有对毕业生的调查与跟踪,如此等等,是保障大学生培养质量,让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
对政府来说,引导与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没有错,但是,吸收、容纳大学生最多的领域是服务业,以及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提升职业内涵),如果不发展服务业,不提升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社会其实需要不了那么多大学生,培养难以就业的大学生,必然是国家资源与个人资源的双重浪费。政府有必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
从今年起,每年将有6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就业大军,政府部门和大学,该采取务实的态度,系统审视高等教育发展,思考大学生的培养与使用了。教育与就业,本就不可“短线”操作。(作者系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发E-mail给:
| 打印|评论|论坛|博客|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