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学化学科学地球科学管理综合
基层见闻

走进5G智能化煤矿“样板间”

新春时节,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的潞安化工集团新元公司仍是一片繁忙景象。矿井口搭建了喜庆的春节背景墙,升井通道旁铺着红地毯、挂了红灯笼,LED大屏播放着欢快的祝福歌曲。

在机修车间里,升井的故障备件和修理好的备件吊装运转不停,早上10点,白班倒班工人和机修班工人乘坐无轨防爆胶轮车从3号和9号煤井上下往返。升井的工人们走进矿灯、瓦斯报警仪专用储存室,将设备放入自己的专属柜子充电,再去更衣室沐浴,从而结束整个轮班。

“5G+智能化煤矿的建成对我们一线工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井下工作环境的极大改善,能在这样的环境工作感觉很自豪、很幸福。”刚刚升井的综采队二组检修班工长白景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守护青藏高原这片“净土”

新春佳节,在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仪器设备与实验试剂之间,副研究员董慧科正小心翼翼地在一堆沙石碎粒里寻找一些东西,连眼都不敢眨。

董慧科的研究对象是青藏高原的污染物,他想要探明污染物在青藏高原环境中是如何输入、迁移和转化的。2022年底,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队队员们在三江源,以及科院在青藏高原设立的野外台站,如纳木错站、珠峰站、藏东南站等地采集了降水和河流水体样品共260余个。

作为科考队的科研工作者,根据科研进度安排,董慧科需要在3个月内完成所有水体样品的前处理“净化”以及分析工作。这个春节,他和小伙伴们一直坚守在实验室里。


南繁育种人 疾风知劲草

1月21日晚,当窦秉德、戴佳锟和史红丽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宿舍时,他们惊喜地发现厨师居然准备了满满一桌饭菜。

“今天怎么这么丰盛啊?”吃了几个月一菜一汤的戴佳锟迫不及待地问道。

“今天是大年三十!”厨师答道。3位泡在玉米地里几个月、只看天气不看时间的科研工作者这才反应过来——今天要过年了。

这里是海南省乐东县,是陕西省科学院“一所一品”项目“生态高值特种玉米种质提升与健康食品产业化”的南繁育种基地。在全国人民欢庆兔年到来的时候,南繁育种基地的“一所一品”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雨林博物闯关行

“一到春节,植物园游客量就爆了。”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的赵金丽说,版纳植物园自1月以来,旅游接待量一直在高位运行,春节高峰时日均游客超过2万人次,刷新了入园游客量最高纪录。

版纳植物园的春节科普活动——“癸卯迎新春·雨林博物闯关行”从大年初二一直持续到初六,每日有近千人参与。负责科普活动的环境教育中心工作人员不仅要给每位参与者介绍活动规则,还要现场解说各种神奇物种背后的科学故事,几乎是满负荷工作。


空天院测月雷达团队:我们和“嫦娥”一起过大年

“根据安排,大年初五要进行嫦娥七号测月雷达载荷初样鉴定件的相关工作。”

“好的!”

1月25日,大年初四,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测月雷达科研团队副研究员卢伟收到了“开工”通知。团队的其他人和他一样,提前结束春节假期,如约赶赴工作岗位。

大年初六一早,卢伟和同事驱车来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怀柔园区。春节的联试大厅热闹非凡,大家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嫦娥七号科学载荷,开启了工作模式。


冲刺!即将投入使用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位于湖北赤壁中伙铺镇的中国(赤壁)中试谷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数十名施工人员陆续进场,贴砖、刷墙、开槽排线,新年开工第一天,工期进度分秒必争。

洪水铺村与罗县村“挽手”处,东海山水库碧波荡漾,基地指挥大楼依山傍水,楼高三层半,各有分区,主体建筑已完工。

该基地以赤壁市为主建设,武汉大学龚健雅院士团队参与规划设计,旨在服务智能无人系统及相关学科研究和验证,将开展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等各种智能无人系统的示范验证,攻关高精度定位技术,开展技术竞赛、学生实习和科普展览,承担国家智能无人系统标准建设等。

“一期项目接近收尾了,目前在做室内装修和室外配套,预计3月可使用。”龚健雅院士团队成员周光文介绍,项目完成后,这里将是国内范围最大、地理条件最好的智能无人系统野外测试基地。


上海科学家海南玉米地里授粉忙

“啪啪啪,啪啪啪……”兔年春节,海南三亚中廖村,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南繁基地的15亩玉米地里,传出了拍打纸袋的清脆声。那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巫永睿研究员和妻子、上海师范大学遗传学教授王文琴带着学生,在给试验田里的玉米授粉。

这已是他们在海南种玉米的第十个年头。去年11月,巫永睿夫妇团队联袂获得的玉米高蛋白的主效基因THP9-T登上了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成果一出,立即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玉米从种子到种子的生长周期有四个多月,我们在上海与海南轮番种植,争取一年完成三轮。”巫永睿说,通过以空间换时间,团队争取在今年下半年再为三个玉米高蛋白基因申请专利。


数字地球平台:在自主可控基础上不断创新

走进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网络信息体系技术重点实验室,记者看到,挂满福字的实验室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科研人员在电脑前编代码、写程序,大家的智慧与创新就通过这一串串的数字与字母的组合来呈现,我国的数字地球平台就是在这样的创新探索中不断发展壮大。


从基础到应用 碳化硅晶体研制获突破

碳化硅晶体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半导体材料,在信息、交通、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春节期间,科院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们正在探索用一种新的方法生长碳化硅晶体。

多年来,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小龙带领团队立足自主研发,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突破了生长设备、高质量碳化硅晶体生长和加工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整套技术路线的自主可控。通过多年不懈攻关,科研团队通过气相法将碳化硅晶体直径从小于10毫米不断增大到2英寸、4英寸、6英寸和8英寸。


开加速器的女孩

“操作人:耿会平、魏彦茹。8:00接班,8:20注入。”

1月18日上午8点,北京石景山区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所)玉泉路园区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控室里,值班交接工作正在进行中。耿会平从郭媛媛手里接过对撞机的运行状态表,填写表格。

郭媛媛是前一晚的值班人员,耿会平和魏彦茹是当天白天的值班人员。她们都是女科学家,同属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运行团队。

最近,《三体》电视剧热播,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也跟着火了一把。电视剧第一集里良湘加速器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的。杨冬手上的数据图,就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正负电子束流强度的曲线图。但耿会平、郭媛媛、魏彦茹都没有时间看剧,她们只知道剧组确实曾经来这儿拍摄过。


走进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

2400米埋深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锦屏山内部,33万立方米的实验空间正在显露它的雏形。

沿着隧道向山体内行驶十多分钟,就能到达正在施工中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春节前夕,这里粗糙的岩壁已经变了样——呈米黄色,仿佛覆上了一层光滑的乳胶,但仍保留着原始凹凸不平的质感。

“现在整个效果出来了,心里踏实了一些。”长期坚守在建设现场的锦屏地下实验室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李名川向记者感慨道。防水抑氡低本底洁净洞室(以下简称防水抑氡)工程,是这个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土建工程的最大难点之一。现在,这艰难的第一步,已经走成。


望远镜观测助手的24小时

驱车150多公里,从北京赶到位于河北的兴隆观测站,本盼着可以看到望远镜观测运行时的状态,未成想却遭遇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雨雪。

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永恒告诉我,“等天”是望远镜运行的另一种常态。基于LAMOST数据研究出的成果,常会出现在《自然》之类的顶级刊物上,但带着顶刊光环的科研成果中,却很少能看到观测助手的名字,更看不到观测助手们“等天”时的枯燥与无奈,所以我决定把它记下来。

从望远镜建设到观测运行,再到技术维护与升级,人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从宇宙广袤的“未知”中拨出一小片“已知”。正是靠着这一小片“已知”,我们才得以看清前行的方向。


微米间“建”证精密之“光”

1月5日,四川天府新区鹿溪河畔,一排排崭新的建筑外立面面板,如同为一座座建筑穿上了明亮的“新衣”。这里是四川省重点工程科院光电所科学城园区项目现场。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充满喜气的春联福字,让这里年味十足。“目前正进行最后的机电安装和市政工程施工。”中建二局科院光电所项目指挥长赵连祥说。

科院光电所科学城园区项目占地460亩,总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科院西南地区最大光电科研中心,用于开展光电跟踪测量、微纳光学及微电子光学等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

超稳、超精、超净是这座现代研究中心的代名词。面对全然陌生的领域和多项技术空白,建设团队如何攻坚克难,在“微米”之间探索“精密”世界?


夜宿火麦溪

——一个鄂西小山村的五年变迁

鄂西山区,山高弯急。火麦溪,隐入群山,南眺三峡,海拔1200米。

隆冬时节,《中国科学报》记者一行经高速、沿308国道,再转若干村道,从武汉驾车曲行五六个小时,终于抵达此地。

火麦溪在哪儿?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东部,长阳、秭归交界处,群山包裹着的一片小山坳。村里20多户人家。这个小山村世世代代不通路,村民郑学群带领13户高山人家,20年凿出一条十多里的进村山路,2018年初,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惠及下,这条山路终于实现硬化通车!在农业、畜牧科技人员的帮助下,村民发展养殖、种植业,开办民宿、搞旅游,山村一年一个样。连续五年,每至岁末,《中国科学报》记者都如期上山采访调研,见证山村渐变。


他们,扎进六盘1000天

2017年,科技部党组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部区会商框架下建立了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当年年底,时任科技部副部长的徐南平提出,要组织国家级专家在宁夏贫困地区开展适宜科技成果的示范转化工作,助推宁夏脱贫攻坚。

六盘山区“年年扶贫年年贫”,主要由于现有产业技术水平低、立不住。针对宁夏脱贫攻坚急迫需求,科技部联合宁夏科技厅制定了“科技支宁”科技扶贫东西协作行动实施方案。

第二年开春,一支由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校18位知名专家牵头组成的“智囊团”,浩浩荡荡扎进宁夏南部山区,深入调研扶贫产业。

3年多来,近百名专家及基层科技人员战严寒、斗酷暑,实现生产效益70.2亿元,增收节支13.26亿元,带动贫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1767元,在大山深处奏响科技扶贫最强音。

微米间“建”证精密之“光”
夜宿火麦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