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治:将所知所学用于祖国传与后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证书的首页写着这样一句话:“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周国治说,这句话是对院士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随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逐年提高,“向世界看齐”是对大多数院士的要求。
在学术生涯中,周国治始终没有忘记这份荣誉所赋予的责任,也时刻以此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审视自己的科研工作。
杨学明:做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想做好实验科学研究,应该先把科学仪器做好,掌握关键技术。”2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一直在研发先进科学仪器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和前行。
2022年末,他因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的成就而获得2022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20多年前,杨学明决定回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他至今仍觉得,这是一项正确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 从不同角度入手,做前人未做之事
无论从事什么科研工作,都要坚持为国家做事、为人民做事这一基本的原则。在科研工作中,我们要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命运和发展中去,永远怀有家国情怀,这样人生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这是对我多年来持续深入开展土壤科学研究的肯定,更是对中国科学家的肯定,表明我国在土壤科学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获得了国际认可。”朱永官近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科研工作者要始终立足中国大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去解决富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才能做出让国际同行认可的科研成果。”
杨学明院士:做科学要挑战自己的能力和极限
科学家杨学明每一步的选择都有点“江湖豪气”。
研究了将近10年的分子光谱学,决定转向研发科研仪器,开始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因为“做了很多的分子光谱工作,自己没有找到让我激动人心的方向”。
研发一台科学仪器,他的底线是,不能跟别人一模一样,必须要做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和发展最好的实验方法,真的能够对本领域发展有意义。
挑战化学反应中难以观测的“圣杯”反应量子共振,被质疑、被否定,但他依然将其作为回国独立研究的坚定选择。他说,这条路选对了,“对做科学研究的人来说,一定要做一些内心觉得是真的有挑战而且重要的科学问题。”
杨学明有他自己坚持的科学“信仰”:人应该要挑战自己的能力和极限。
欧阳自远:坚守学术初心,和祖国命运与共
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以完善制度、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提高院士遴选质量,更好发挥院士作用,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
这是一项非常英明的决策。深化改革,特别是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完善院士制度,重要且必要。
要让院士称号回归荣誉性、学术性,要对院士兼职过多的问题加强规范。除学术工作以外,科学家理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与专业领域毫不相干的头衔,我们应该在制度层面有更明确的规定。
叶培建:做“四个表率”的模范
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两院院士提出做“四个表率”的重要指示,这是总书记对广大院士的殷切期望。
我认为,身处中国科技人才的领军梯队,作为一名院士,做“四个表率”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一直以来也是按照这些要求实践的。
杨乐:牢记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保持院士称号纯洁性、让其回归荣誉性和学术性是党和国家的要求,我衷心拥护。应该让院士群体更好地发挥科研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问题导向,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主动承担国家急难险重科研任务,解决重大原创科学问题,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开展科技攻关。
另外,我认为院士制度虽然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不断完善。这次的深化改革除了在制度上进行改革外,更需要院士们从自身做起,遵照院士章程和学部条例做事,进一步学习践行“四个表率”,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上来,这样才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松:在本职工作中践行“四个表率”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对院士群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院士制度改革的高度重视。去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院士提出了“四个表率”的要求,即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院士群体的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
今年是中科院“科学家精神弘扬与传承”活动年。我认为,按“四个表率”的要求做,就是践行“科学家精神”。对于怎样将要求落实到行动中,我个人有如下几点体会。
杨元喜:“四个表率”与科学家精神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院士们要做“四个表率”,即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
我个人认为“四个表率”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一脉相承,即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王贻芳院士:建设大科学装置要有创新性和领先性
可以说,建设大科学装置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享这样的科学设施,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整个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更多、更大、更好的大科学装置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被称为“大科学装置”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的利器。
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校长康乐:
“拱石上山”五年,治校不容试错
2017年6月,以生态基因组学研究享誉世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开始执掌一所以文科见长、以省名命名的综合性大学——河北大学。
五年来,康乐感慨良多。面对《中国科学报》的专访,他详谈了自己对身份转变的认识,以及五年来治校的经验、困境与焦虑。
陈宗基:到一线去,让研究与实践结合
陈宗基是我国著名岩石力学、流变力学、地球动力学专家,于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9月15日,在其百岁诞辰之际,一座陈宗基的半身塑像在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岩土所)落成。
对武汉岩土所研究员黄理兴来说,40多年前第一次见到陈宗基院士的场景,至今依然十分真切:1976年11月,当时武汉刚下过一场大雪,陈先生穿着一件风衣,手里拿着他标志性的烟斗。
风度翩翩的学术大家,是黄理兴和许多青年科研人员对陈宗基的第一印象。
陈宜瑜:国家濒科委在履约国际舞台贡献中国智慧
陈宜瑜院士致辞表示,国家濒科委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几代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合作伙伴间的密切配合。近年来,中国的履约工作越来越活跃,国家濒科委在履约国际舞台上坚持科学精神,捍卫国家利益,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声,为公约履约贡献了中国智慧,树立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科学履约形象。
王中林院士:能源转型需要颠覆性原创技术
我国提出将“双碳”作为重大战略目标,能源转型是必然趋势。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包括光伏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另一方面,散落在地球上的分布式能源也不可忽视。
能源从产生、利用到回收是一个系统性过程。过去,化石能源燃烧来发电被使用后,都以其他的形式散落在环境中,例如热能、机械能等多种形式。这些大面积分布,碎片化的能源可回收率很低,造成了能源不可再利用。
如何把环境中散落的“分布式能源”,重新变成电力,输送至千家万户,这是一个重大挑战。
刘忠范院士:国内学术期刊国际化不是英文化
期刊是知识传播的一个平台,学术期刊就是报道最新科技成果的一个窗口和平台。衡量学术期刊办刊水平的重要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有两方面:时效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就是“高水平”:能够真正代表科技界某个领域的最新成果。
近30年来,我国重要科研成果大多都是首发于国外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整体较弱。学术“自留地”日渐贫瘠,对致力于打造科技强国的中国而言,是亟须破解的现实问题。
丁奎岭:内容、渠道和技术三融合,做好科普教育
在8月20日举行的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上,中科院院士丁奎岭表示,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各国科技竞争的本质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是同等重要的。该如何做好科普教育、讲好科技创新的故事?丁奎岭认为要做到内容、渠道和技术的三位一体。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买利:
核磁幽微知冷热 沧海潮头自擎旗
在核磁共振这个“热”“冷”不均的领域,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研究员刘买利默默坚守,开拓潜行,找到自己的“研究舒适区”,并做出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2021年11月,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于贵瑞:促进生态碳汇倍增 筑牢“双碳”战略“压舱石”
“双碳”战略已成为新时代标志性的国家战略目标。它不单单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系统性变革,更是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从全球范围看,“双碳”行动是中国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而作出的郑重承诺。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有助于解开这三个目标形成的“连环套”,还将助力塑造全球的未来发展路径。
马大为院士:青年科研人内卷是系统性问题
从“内卷”到“躺平”,流行语折射着青年一代的压力和压力之下的选择,科研人员也难以免俗。
在众多科研领域中,又尤以“生化环材”的内卷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生化环材”领域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马大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焦虑和挣扎深有感触。他对《中国科学报》说:“这是个系统性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
青年基金引导年轻人“踢好头三脚”
35年前,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青年基金)项目设立之初,曾为一个年轻人“保留”了1年。
紧接着,他气势如虹,获得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此后,因为想法“新奇”,无法取得评审专家认可,在数次申请“失利”后,得到一个非共识项目专项基金(当时称科学部主任基金)资助。在此基础上,他厚积薄发,将一个“非共识”科学问题拓展为国际前沿热点领域……
谈起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缘的那些往事,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邓子新感慨万千:“我的科研生涯差不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发展同步,也经历了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的各个阶段,应该说和科学基金共同成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献华:
月壤研究为什么做得那么“赶”?
李献华的名字一次次走进公众视线,与月壤研究有关。
2021年,他带领团队用0.15克月壤,7天完成分析,16天完成论文,100天在《自然》上同时发表3篇文章,将科学界认知的月球岩浆活动结束时间推迟了8亿至9亿年。
这速度堪称月壤研究的“中国速度”。
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李献华聊起了与月壤的“亲密接触”,讲述了月壤研究“中国速度”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并针对年轻人如何应对“内卷”焦虑、如何写出高水平论文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曾庆存:
科研无“小事”,过则勿惮改
做实验、处理数据、引注文献、撰写论文……科研人的日常处处是规范,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犯规”。当然,“不小心”之外,有时候也可能是出于侥幸心理的“鸡贼”。面对这样一些“小错误”,青年科研人员应该如何面对?导师又应该如何处理?
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详解这些问题。
“孔子说‘过则勿惮改’。对青年科研人而言,只要为学的态度端正,‘小错误’即使犯了,也很容易自己发现、改正。导师一旦发现,则应严肃指出,实事求是,不能矫情。”曾庆存指出。
袁亚湘院士:年轻人学术“独立”路上的利器
对科研生涯的这一起点,作为早期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的感受是,“对年轻人来说,博士刚毕业那几年可能是科研生涯最重要的成长阶段。青年基金为年轻人独立、稳定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提供了一份支持”。
杨乐院士:丘成桐推动中国数学发展“二三事”
1979年是很值得怀念的一年。夏天,我在北京接待丘成桐先生,那也是他第一次回国访问,出面邀请的是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华罗庚先生。丘成桐先生应邀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作了一系列演讲。那时的数学所还在中关村老楼里,设施十分陈旧和简陋。然而如此环境,丝毫没有影响丘成桐先生演讲的激情。他每次都滔滔不绝地给大家讲授国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当时他刚30岁,已经是国际数学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许多学校请他演讲,我也曾多次主持过他的演讲,与他交往频繁,相当熟悉。
李骏院士:丘成桐告诉我要做有影响力的工作
4月20日上午,清华大学宣布:丘成桐受聘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李骏在线上发表致辞。
他在采访中回顾了导师丘成桐的数学成绩,以及对自己的培养。李骏表示:“我的老师丘成桐先生是一名伟大的数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对数学学科的许多分支都做出了意义深远的贡献。”
方精云:对构建新时期生态学学科体系的思考
自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生态学从生物学中独立出升格为一级学科,已经过去了10年。而它在新时期有何特点?它的学科体系应如何构建和完善?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去梳理和回答。
新构建的生态学学科体系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和科学内涵;能够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求;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有其特定位置,并对整个科学体系有所贡献。
侯洵:把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把自身发展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始终做到爱国、爱所、实干、创新。”2021年12月3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举行的侯洵院士获奖表彰暨“超快科学”教育基金捐赠签约仪式上,侯洵如是发言希望年轻人继往开来。
侯洵获得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后第一时间主动提出向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捐出100万元奖金设立“超快科学”教育基金,用于支持西安光机所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激励和资助优秀研究生。
“大牛”们的学术修炼秘籍,请查收
近日,在“青促会大讲堂”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忠贤院士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封东来院士,用自身经历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总结了一套“学术修炼秘籍”。
独家专访“北京时间之母”:每颗星星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现在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名誉台长,她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因为我们所熟悉的“北京时间”就是因她才变得精准起来。
一位95岁的女性用她一生的时间为她所钟爱的事业尽力争取,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性别的天花板。
在她的心里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男女平等,而是每一个人都平等,就像浩瀚的星空当中,每一颗星星,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科学家最高的追求也无非就是工作”
——彭桓武先生点滴
2007年2月,在彭桓武先生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躺在北京医院的病床上,还不停地在病床上计算。司机孙师傅帮他做了一张小桌板,拿去了纸和笔。彭先生还让所领导通知搞这项能源研究的科研人员到病房中和他一起讨论研究进展。2007年的2月28日,他永远离开了我们,也工作到了最后时刻,正像他曾经说过的,“科学家最高的追求也无非就是工作”
蔡荣根院士:归根结底是要回归初心潜心做研究
基础研究关键在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有时候就像养鱼,养鱼的过程需要耐心,一开始你并不知道哪条鱼苗最终能长成大鱼,必须同等对待,不能操之过急,厚此薄彼。最后终归会有几条鱼长大了,冒泡了。这就是基础研究出成果的时候了。
要将对基础研究真正感兴趣的、有潜质的好“鱼苗”放到一个具有良好科研氛围的“水池子”里来,让他们自然成长起来
中科院院士夏军谈长江模拟器:数窥江河 探问未来
今年,我国长江流域系统综合治理有了科技重器——长江模拟器。作为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以下简称“美丽中国”先导专项)支持,有十几家单位参与、规划未来10年建成的重大科技工程,长江模拟器是什么、有什么功能、未来怎么用?
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日前采访了主持研发长江模拟器大科学装置的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
欧阳自远:把地质做到太阳系天体上去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他带领科学团队夙兴夜寐、风雨兼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夺得一场又一场胜利,终于把古老东方的“嫦娥奔月”传说和梦想变为现实,他也赢得了“嫦娥之父”的美誉。
“我本来是搞地质的,后来做到天上去了,转到月球探测。” 欧阳自远这样来概括自己职业生涯中由“地”向“天”的巨大转变。他决心为开启中国的空间时代作出自己的贡献
邵峰院士:要倒着思考如何组织科研活动
近日,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揭晓,中科院院士、北京 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学术副所长邵峰荣获突出贡献中关村奖。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最高奖。
邵峰是天然免疫和细胞焦亡领域的国际科学领军者之一,其研究成果极大推动了领域发展,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近日,围绕创新环境、科研范式、人才培养等话题,《中国科学报》专访了邵峰
从参与者向贡献者引领者转变
——COP15与会专家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近十余年来,从保护地面积增加到科学研究迅猛发展、国际履约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方面的国际影响力逐年攀升,正在从参与者向贡献者、引领者转变。”10月14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日前在昆明举行。在大会间歇,《中国科学报》对与会的一些专家进行了访谈
汪卫华院士:无序中找有序 复杂中寻规律
冰河时代为什么会周期性重复出现?是否有关于混沌和湍流系统更一般的数学描述?成千上万只椋鸟的喃喃声中究竟有怎样的规律?
人们或许能从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意大利科学家Giorgio Parisi(帕里西)的工作中找到答案。
10月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德国科学家Klaus Hasselmann和帕里西。其中,帕里西因“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获奖
周向宇院士:做研究 “坐得住”比天赋更重要
成为数学家需要有怎样的品质?“坐得住。”数学家周向宇毫不犹疑地说,这比天赋更重要。
周向宇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从20岁考入数学院读博士起,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如今,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周向宇都在办公室或教室。早上8、9点到办公室,中午饭就在食堂解决,一天中,他不是一个人待着思考数学问题,就是跟学生们一起讨论,心无旁骛,只为攀登一座又一座的数学高峰
陆大道院士:科研项目立项应首先满足国家需求
“我国的科研项目重立项轻验收,所以在项目立项的源头上就应该更强调自主创新,首先要满足国家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而不仅是盲目追求国际学术热点。”
“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也要具有中国特色,突出自主创新导向,真正做到‘四个面向’,要给基层科研人员和青年科研人员机会,不能被少数写SCI论文的人主导。”陆大道说
刘益东(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仍须爬坡过坎
延揽世界一流人才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是我国科技界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但也要看到,我国人才发展事业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其中人事、评价、组织三项制约因素须尽快克服。
“中材大用”倾向须被关注丨原始创新亟须摆脱评价之困丨为一流人才提供一流服务丨努力让一流人才脱颖而出
多位科学家展望我国基础研究未来发展
“需求是基础研究不可或缺的驱动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卡脖子问题的深层原因还是我们基础研究跟不上,这里的基础研究,除了自由探索外,还应该包括支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应充分理解“需求导向基础研究”的内禀必要性。
从需求中提炼科学问题丨交叉学科引领风向丨重视对人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