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
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以完善制度、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提高院士遴选质量,更好发挥院士作用,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
这是一项非常英明的决策。深化改革,特别是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完善院士制度,重要且必要。
要让院士称号回归荣誉性、学术性,要对院士兼职过多的问题加强规范。除学术工作以外,科学家理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与专业领域毫不相干的头衔,我们应该在制度层面有更明确的规定。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广大院士提出了做“四个表率”的要求。即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这既是国家和人民对院士群体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我们理应肩负的责任担当。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是科学家的精神底色。“年轻的学子们,你们要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它们献出无尽的宝藏。”1952年,我就是被这句话深深地打动,才立志要学习地质,要为国家找矿。我也很幸运,从为中国地下核试验场地选址到负责探月工程,科研生涯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是受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的引导和培育的。
我始终觉得,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目标、追求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时,他是能够拥有无限的推动力和积极性的。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就应该以国家发展、重大需求为己任,冲锋在前,攻坚克难。
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是科学家的本分。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拉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序幕。1958年苏联和美国开始探测月球。同时期的中国却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上世纪70年代,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正式步入空间时代。2007年,嫦娥一号终于成功发射。历史带来的差距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作为后来者的我们,一定要比别人做得更好。在我们的探月工程中,必须回答一些重大的科学问题,是别的国家从来没有做过、中国第一次实现的,这才是我们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和自信所在。
院士群体要为坚守良好的学风道德做出表率。在评价、传播国家重大科研成果时,要保持客观、严谨、扎实的学风,实事求是,拒绝夸大宣传。
奖掖后学、育人为乐,是科学家的责任。从1958年研究降落在中国境内的各类陨石开始,我们培养出了一批陨石学、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的青年科学家,他们已成为中国探测月球与火星的科研骨干。
我常常跟学生们说,创新固然很重要,但在此之前,一定要打好科研基础。所谓创新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在黑暗中无路可寻时,经过认真思考,找到一点微弱的光亮,并朝着这个方向,最终找出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
胸怀壮志,厚实基础,才能践行梦想,报效祖国。院士群体有责任和义务,把脚踏实地、夯实基础的良好传统传递给青年学子。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本报记者胡珉琦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22-10-26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