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龙九尊
没有主席台,也没有“主席”
“怎么会没有主席台呢?”当地一家晚报记者低声嘟囔。她在会议手册上几位演讲者的头像旁画了个圈,打算会后采访。可是没有主席台,学者们和她同坐观众席,她因没能迅速把人对上号而懊恼。不过很快,主持人解开了她的疑惑:为了让论坛回归学术属性,便于台上台下平等交流,本论坛不设主席台。
有趣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是第三位致辞,但主持人直接称呼“王老师”。记者细问,答案同样是为了突出学术。
那个时代的大学
托盘里盛着一点儿点心,叶铭汉院士和记者聊起他那个时代的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等迁入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叶铭汉和李政道来到西南联大读书。他说,那个时候不存在“大学使命”这样明确的提法,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管学哪种专业,一、二年级必须修满社会科学的学分,比如历史学、社会学等。主修物理的叶铭汉修了经济学和中国通史、西洋通史。
李中清先生成媒体焦点
4/5不标准的中文,夹杂1/5的地道英文,台上的李中清说话有些费力。但茶歇时,记者们蜂拥而上,长枪短炮、七嘴八舌同时“发难”。一位记者对他的身份很感兴趣,他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长子。不过更多记者感兴趣的是,流淌着中西方两种文化血液,又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卓有建树的李中清,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学生们为何对他的人文课程实践热情高涨?
“放炮教授”引共鸣
刚出高铁车站,自称“爱放炮”的施一公直奔南理工。一场风暴般的掌声在那里等候他。听众们对他的《居安思危、乘风破浪,实现强国之大梦》的演讲充满期待。不过台上的施一公没有讲稿。他讲到了回国5年来时常感受到的忧虑:大学教育与社会教育没能融为一体,很多学生走出学校5年、10年之后,最初坚持的信念变化了。这让他悲伤。他引用朱镕基的话说:我们要把我们自己信服的理念教给学生。掌声响起,一阵高过一阵。
嘉宾超时,听众不解渴
“几千年过去,中国厨房里为什么没有增加新工具?”这是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孙洪义提出的“孙洪义之问”。在他看来,这个问题像“钱学森之问”和“李约瑟之谜”一样简单而深刻。他惊讶地看到,西方国家的厨房中,充斥各式各样的刀具,而中国厨房里,除了菜刀,还是菜刀。听众们被这一新奇的视角吊足了胃口。不过他已经超过了规定的演讲时间,无法展开了。
《科学时报》 (2011-12-19 A3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