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学》子刊《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刊载论文,报道我国哈尔滨医科大学申宝忠团队成功构建了一种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成像的分子探针——18F-MPG。通过该探针能够实时、动态、精准识别肺癌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分型,指导临床靶向药物治疗的决策,预测并评价癌症靶向治疗效果。
研究团队发明了能与肺癌细胞内的特定蛋白结合的分子成像探针18F-MPG,利用探针,研究者们可以通过PET成像手段,在活体状态下捕捉到探针结合位置、数量,从而判断肺癌的EGFR分型状态以及动态变化,无创地筛选出能够接受EGFR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群。
“分子探针筛选出的靶向治疗敏感患者群治疗后平均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是348天,而未筛选的患者群平均肿瘤无进展生存期是183天。”申宝忠教授介绍,数据表明,探针敏感的肺癌患者群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更长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及更佳预后,探针可用于靶向癌症治疗效果的预测。
“如果肺癌患者发生了颅内转移,目前常规的PET成像判断是不敏感的,而新探针18F-MPG在正常脑组织内无摄取,在EGFR 突变的转移瘤内高摄取,可以实现颅内转移的精确诊断。”申宝忠教授表示,安全性方面,受试者中无一例发生副反应。(来源:科技日报 张佳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