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挺贵等 来源:《天体物理学杂志》 发布时间:2018/12/24 10:55:58
选择字号:
科学家发现疑似“中等大小”的宇宙黑洞

宇宙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类独特时空结构,但目前已知的黑洞要么相对“很小”要么“超大”。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王挺贵教授小组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的学者合作,在距离地球几千万光年外的NGC 3319星系中心发现了疑似“中等大小”的黑洞。国际天体物理领域权威学术杂志《天体物理学杂志》日前刊登了该发现。

黑洞是一种光都无法逃脱的特殊天体,目前人类已知的黑洞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质量在几倍到几十倍太阳质量之间,另一类质量在几百万到几十亿倍太阳质量之间。两类黑洞的质量大小极为悬殊,但科学界一直没找到质量介于其间的“中等大小”黑洞,这也是天体物理研究中的一个谜团。

近期,王挺贵、蒋凝、周宏岩等学者合作,通过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太空局的两颗X射线卫星在NGC 3319星系中心探测的数据,以及对比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紫外和光学图像揭示的星系中心位置,采取多波段交叉认证的方法在近邻宇宙成功发现一例“中等大小”黑洞候选体。

“中等大小”黑洞被认为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的“种子”,学者们的这次研究与发现,对于理解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与增长之谜有重要启示。

“就好像我们在草原上,原来只发现有成年狮子和刚出生的小狮子,现在使用高倍望远镜,影影绰绰看到了远处有一只貌似‘中等大小’的狮子。”论文第一作者蒋凝博士介绍,他们下一步将继续深入研究。(来源:新华网 徐海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3847/1538-4357/aaeb90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