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比哈尔邦以盛产荔枝而闻名,然而一种疾病却与这种水果存在密切联系。
图片来源:LUCYNALEWANDOWSKA
居住在印度穆扎夫法尔普尔县的居民有理由担心夏天的到来。在季风雨到来之前,随着热浪逐渐累积,该县居住在印度比哈尔邦北部的数千名儿童会感染一种疾病,该病已导致许多儿童死亡,并致使另外一些儿童大脑损伤。现在,科学家认为,他们或许已经找到了这种疾病神秘的“罪魁祸首”:比哈尔邦的一种水果——又甜又红的荔枝中的一种毒素。
研究人员一直怀疑,荔枝园中的一些因素让该地区儿童患病。在穆扎夫法尔普尔县,该病会在5月和6月达到发病高潮,这一时期恰巧是这种有着白色果肉水果的收获季节。但多年以来,研究人员只能追逐致病原因“幽灵”般的影子。
现在,3个团队把目标对准了荔枝。经过两年的研究,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印度国家疾病控制中心(NCDC)近日在《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该病源于剧烈下降的血糖水平,或是因为一种在大鼠中发生低血糖症的荔枝毒素。另外两个研究团队分别在《现代科学》和《新发传染病》上发表的报告也把目标指向了这种毒素。
这种致病机制可以解释在孟加拉国和越南的荔枝产区出现的类似疾病。研究还强调了西非和加勒比海地区相关水果中存在的类似毒素的威胁,另外还有数年前在中国云南省导致数例突然死亡病例的蘑菇毒素。“我们需要以全球视角解决这些患病问题。”俄勒冈医科大学神经毒理学家Peter Spencer说。
在比哈尔市,该病每年会导致约200名儿童死亡,且症状始终相同:15岁以下的儿童在半夜突然被惊醒,并伴有痉挛、精神错乱以及记忆丢失等现象。其中,约有1/3的儿童会陷入昏迷或死亡。在越南,这种疾病被称为“噩梦”脑炎,患者会发高烧;而在印度,很多患者则不会发烧。尽管如此,曾在越南研究该疾病的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流行病学家Arnaud Fontanet说:“我确信,我们在与同类疾病作斗争。”
此前,印度官方一直认为,这种来自荔枝的疾病是一种会导致大脑发炎的病毒性脑炎。2013年和2014年,比哈尔邦约180万名儿童接种了乙脑病毒疫苗,该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和地方病传播。Fontanet的研究团队在2012年发表于《新发传染病》的文章也指出了一种病毒感染。他们发现,越南患者脑脊液中存在高水平细胞激素和其他炎症迹象。2012年,孟加拉国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一个团队的研究还指出了另一种可能致病原因:荔枝树上喷洒的混合杀虫剂。然而,病因究竟是什么,一直无从知晓。
为了找出该病的确切谜底,由NCDC流行病学家Aakash Shrivastava和CDC流行病学家Padmini Srikantiah带领的联合研究团队从2013年开始,研究了穆扎夫法尔普尔县两个中心医院的133名患病儿童。他们在患病儿童中并未发现任何病毒或是脑炎症状,而在去年夏天检查的患病儿童中也未发现类似症状。但他们发现,这些儿童一致性地存在低血糖症状,在死亡病例中血糖水平达到最低值。
基于这些数据,NCDC在2013年6月建议穆扎夫法尔普尔县卫生官员给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以提高他们的血糖水平。结果,Srikantiah说,2014年比哈尔邦的儿童死亡率比前一年降低了29%左右。
与此同时,NCDC 和CDC确定,低血糖是其中的致病原因之一。印度韦洛尔退休病毒学家T. Jacob John也得出了与该研究团队同样的结论。John和穆扎夫法尔普尔县儿科医生Arun Shah去年6月研究了当地医院的26名患病儿童,他们也发现,这些儿童并未出现脑炎症状,但却存在非常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他们用葡萄糖治疗这些患者。
随后,John找到了一个关于牙买加呕吐病(因为未成熟的西非荔枝而引发的一种疾病)的研究报告。该病由西非荔枝中一种叫作次甘氨酸的毒素引发,该毒素与印度荔枝核中的毒素结构类似,后者所含的毒素有一个拗口的名字:亚甲基环丙烷类化合物(MCPG)。John在1991年发表的另外一篇论文中还发现,研究人员在让大鼠食用MCPG之后,大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回顾过这些资料。”John说。
去年,在NCDC和CDC合作团队发现患病儿童未表现出任何脑炎或病毒症状之后,研究人员的注意力转向了MCPG。该毒素会通过抑制脂肪酸代谢发生作用,并进一步阻碍细胞中的葡萄糖生成。这可以解释为何儿童会在午夜发病,这一时段正好是血糖水平达到最低点的时候。该团队现正在分析采集自患病儿童的血液和尿液样本,具体分析结果将在夏季揭晓。(来源:中国科学报 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