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讯 记者 甘晓)6月10日,最新出版的学术期刊《病毒学杂志》刊发了研究人员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中美科学家合作的研究小组通过把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和蝙蝠中分离出来的类似病毒进行比较,发现两个定点突变就可以使蝙蝠中的类似病毒有效感染人体细胞。
自2012年9月在沙特首次被发现起至今,被称为“新非典”的MERS在中东的感染人数已超过1100人,致死率在40%左右。今年5月,MERS侵入韩国,中国也出现一例输入性确诊病例。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客座研究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终身教职副教授李放领衔,与上海复旦大学的姜世勃教授、美国纽约血液中心的杜兰英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以及北卡罗来那大学的Ralph Baric教授等科学家合作,在MERS病毒的动物起源、跨物种传播和细胞入侵机制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去年,该团队曾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了蝙蝠是MERS病毒的可能源头。
病毒感染人体细胞需要先结合细胞表面的受体,然后被细胞的蛋白酶激活。研究人员通过比较MERS病毒和蝙蝠中分离出来的类似病毒,发现两个定点突变就可以使蝙蝠中的类似病毒有效感染人体细胞。这两个定点突变可以让病毒被人体细胞的蛋白酶激活从而侵入人体细胞,在病毒从蝙蝠传播到人的途径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005年,李放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了两个定点突变对于非典病毒从果子狸传播到人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与MERS病毒不同,“非典”病毒上的这两个突变极大增加了其对于人体细胞上受体的亲和力。因此,“非典”病毒和MERS病毒通过不同的进化途径来增强对人体细胞的感染力,达到有效感染人群的能力。李放介绍:“未来,我们需要仔细研究病毒的各种进化方式,理解病毒是如何从动物宿主传播到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