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波等 来源:《传染、遗传与进化》 发布时间:2015/3/16 14:17:55
选择字号:
埃博拉病毒研究获突破

武汉病毒所在埃博拉病毒分子进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病毒(Zaire ebolavirus,ZEBOV)疫情,到目前已造成2万多人感染,超过9000人死亡,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疫情最严重的一次爆发。尽管现在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再次爆发的风险仍然存在。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张波课题组对历年来所有埃博拉疫情中的ZEBOV进行了分子系统进化和全基因组选择压力的综合分析,在2014年西非爆发的ZEBOV分子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于国际传染性疾病研究期刊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上。全基因组正选择检测发现:与病原性和免疫逃避相关的GP基因,以及与病毒复制、翻译有关的L基因均呈现出明显的正向选择压力。值得注意的是,GP基因的正向选择位点主要位于该蛋白晶体结构的粘蛋白样结构域(mucin-like domain)上,其中2个为此次爆发毒株的特征性氨基酸位点。L基因的正向选择位点则主要位于可变区(variable region),这些高度变异的序列可能在L蛋白的功能和空间结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比较2014年与早期爆发的ZEBOV基因的进化速率发现,本次爆发毒株的GP基因具有显著加快的进化速率,推测与如此大范围人与人之间快速传播有关。

ZEBOV为高致病性的新发烈性病原,目前只能在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第四级(BSL-4)的实验室中进行活病毒实验。该研究揭示了2014年西非ZEBOV的进化动力学特性,对ZEBO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设计均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