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一直被认为是我国长江流域最早被驯化的农业物种,然而最新研究发现,一万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的人类把稗草作为主食之一。人类早期在湿地环境的生存中收集多种谷物,而水稻作为优势培育的草本粮食作物,出现是个缓慢的过程。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晓燕和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厚远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5日出版的《科学报告》上。
在现代稻栽培中,稗草被认为是最难除去的杂草之一。很长时间以来,水稻都被认为是长江流域唯一种植和最终驯化的草本粮食作物。在浙江上山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距今9000年到11000年之前人类食用大米的痕迹,但是除了水稻以外很少有人注意到遗址中有和水稻一起食用的其他植物。杨晓燕和吕厚远研究团队分析了遗址中石器上的植硅体和淀粉微体化石,发现在此遗址全部的居住阶段都有大量的稗草。研究人员表示,当时野生的稗草和水稻被一起收集起来并且在磨制石器上进行加工,同时还有少量的橡子和菱角。
研究表明,水稻驯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进化改变的过程中水稻驯化速度缓慢,大约始于3000至4000年前。驯化水稻的最初阶段目前仍有争议。研究人员利用微体化石证实,稗草是浙江上山的主要资源,而水稻是上山后期驯化的农业物种。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首次发现最早耕作水稻的人们使用除了水稻以外的野草,并且出现在上山这样的湿地环境。根据附近田螺山的考古植物学数据显示,距今7000年时稗草就不再是人类明显的食物来源,那时的稗草已经变成了栽培水稻的一种杂草。(来源:科技日报 王怡)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