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袁文平、教授董文杰联合国内外多位科学家,利用多个碳通量站点的观测资料,验证了被广泛应用的三个遥感植被生产力模型,结果发现高纬度地区植被生产力被严重高估。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
该研究利用多个碳通量站点的观测资料验证了被广泛应用的三个遥感植被生产力模型。结果表明,以往的模型严重高估了高纬度地区植被生产力,特别是在低林龄站点上,高估的现象尤为明显。 研究指出,高估的原因在于寒温带森林受到干扰后,苔藓植物首先占据生态系统,在随后演替过程中,草本、灌木和乔木才逐渐占据优势。相比而言,苔藓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仅为草本、乔木等的1/4,但其对遥感信号的贡献率与之相当。而现有的模型忽视了苔藓植物的特性,高估了发生干扰后的生态系统植被生产力,进而会大大减低对区域碳源汇估算的精度。
该研究通过把生态系统植被生产力拆分成维管束植物(草本、灌木和乔木)和苔藓植物两部分,并引入苔藓植物对遥感信号贡献率的新参数,改进了以往模型在该区域的模拟精度,为准确估算该地区植被生产力提供了新方法。(来源:中国科学报 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