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旭辉等 来源:《自然》 发布时间:2014-7-14 15:11:57
选择字号:
气候背景或决定哪些城市成为“火炉”

过去人们认为,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主要受城市结构控制,比如城市大小、建筑物高度、人口密度等。然而日前《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城市的当地气候背景对于“热岛效应”的影响可能要大得多。这也是科学家首次提出,“越潮湿或越热的年份,城市‘热岛效应’越强”的科学假设。

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旭辉和团队使用一个结合了北美各城市数据的模型,通过地表和低层大气间的对流效率变化解释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弱。“同样的两个城市,一个建在半干旱气候区,另一个建在湿润气候区,它们的‘热岛效应’差别很大,湿润气候区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要大很多。”据李旭辉介绍,湿润地区城郊植被多为树林,地表粗糙,对流散热效率降低,容易造成“热岛效应”;而在半干旱地区,植物多为低矮的灌木、草本类,城市景观地表相对平滑,对流散热效率更高,会抑制“热岛效应”,甚至造成“冷岛效应”。

研究者认为,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所处的气候背景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助于缓解城市热浪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提高城市的反射率,比如屋顶、路面、停车场等用浅色材料,可以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李旭辉强调。(来源:光明日报 张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资讯 相关论文
图片资讯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资讯排行 一周资讯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