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以平等 来源:《细胞—干细胞》 发布时间:2013-7-26 10:49:30
选择字号:
肝干细胞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主任胡以平教授课题组,通过4年艰辛攻关,实现了小鼠成纤维细胞向肝干细胞分化的重编程,并证明了通过这种重编程方法所产生的肝干细胞,具有与活体内自然存在的肝干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性。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天(7月18日)网络在线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刊物《细胞·干细胞》上。该课题组的于兵博士和何志颖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肝干细胞是肝脏中数量极少、但可分化产生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的“种子细胞”。它所产生的这两种细胞,可以参与肝脏细胞的自然更新和肝脏组织的损伤修复,对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胡以平教授一直从事肝脏疾病发生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研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在乙肝转基因小鼠的研究中就意识到肝干细胞的存在,并开始了肝干细胞的研究。
 
2009年,胡教授所领导的课题组,联合内蒙古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和健康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科学家,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采用细胞重编程的研究策略,从参与肝脏器官发生和肝干细胞干性维持的调控因子中,筛选到两个可以高效地将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肝干细胞的调控因子,由此而建立了在实验室里制备肝干细胞的技术体系。而且,证明了采用这种体系所产生的肝干细胞,可以在实验室里大量扩增,并具有参与损伤肝脏修复的功能。这一成果的问世,为人类肝脏疾病的细胞治疗、新药开发和组织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目前,胡教授所领导的课题组,正致力于这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研究。课题组何志颖副教授认为,如果这一转化获得成功,临床上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各种肝脏疾病(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终末期肝病),就有可以利用其患者自身的细胞来制备肝干细胞,然后将这种肝干细胞移植回患者体内,以实现其临床治疗的目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肖鑫 王泽锋 周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