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燕继晔等 来源:《真菌多样性》 发布时间:2013-7-25 13:54:02
选择字号:
科学家找到“葡萄溃疡病”元凶
 
葡萄穗轴干枯、烂果、落粒,在我国20个葡萄主种植省份均有发生,病害造成葡萄减产3%至8%,严重地区达10%至20%,个别地区葡萄园达50%以上。
 
一支来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把引起上述症状的病害定名为“葡萄溃疡病”,并率先找到了病因。7月8日,这项研究的部分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真菌多样性》在线发表,首次系统阐述了我国葡萄溃疡病的发生特点与危害程度。
 
在过去的5年里,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葡萄病害研究团队发现,4种病原菌可能引起葡萄溃疡病,其中B.dothidea和L.theobromae是主要优势种群。
 
论文第一作者燕继晔博士、通讯作者李兴红研究员表示,4种病原菌与我国地理气候密切相关。其中,B.dothidea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L.theobromae和N.parvum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D.seriata主要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域的山东和河北两个省份。
 
部分菌株的多基因整合系统分析表明,病原菌种间的遗传分化较大,某些种的种内遗传分化较小。在找到“葡萄溃疡”病因之外,研究团队经过室内致病性测定数据分析发现,我国25个主栽葡萄品种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没有显著抗性表现。
 
在研究过程中,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贵州大学、广西省农科院、泰国皇太后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相关专家,优势互补,共同协作,使该研究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来源:科技日报 蔡万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