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瑞氏菲利猎龙(Philovenator curriei gen. et sp. nov.)(徐星供图)
1988年中国与加拿大联合考察时发现的保存部分后肢的标本IVPP V 10597,最初被描述为蒙古蜥鸟龙(Saurornithoides mongoliensis)的幼年个体,但存在一些疑问。近年来,有关伤齿龙科(Troodontidae)的研究,尤其是有关伤齿龙类分类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和他的研究团队对该标本的分类学重新进行评估,基于已有的形态学和骨组织学信息,将V 10597定为一新属、新种,命名为柯瑞氏菲利猎龙(Philovenator curriei gen. et sp. nov.)。这一发现增加了白垩纪晚期伤齿龙类的种群分异度和形态差异度。最新一期《古脊椎动物学报》(50卷2期)刊发了该项研究成果。
徐星研究员等通过细致的形态比较和数值化的系统发育分析,确认相对于蒙古蜥鸟龙,V 10597更加接近于同域的谭氏临河猎龙(Linhevenator tani), 指示其有可能代表谭氏临河猎龙的幼年个体。但V 10597的许多后肢特征,包括许多涉及后肢骨骼间比例的特征,显示出与包括谭氏临河猎龙在内的其他伤齿龙类的明显区别。研究人员通过骨组织学分析,进一步确认该标本不可能代表谭氏临河猎龙或者其他大型伤齿龙类的幼年个体。
标本V 10597显示出的这些形态差异可能已具有分类学意义,表明V 10597代表一个新种。徐星等将其命名为柯瑞氏菲利猎龙(Philovenator curriei gen. et sp. nov.)。伤齿龙类是兽脚类恐龙中最接近鸟类的类群之一,柯瑞氏菲利猎龙是目前已知晚白垩纪最小型的一种伤齿龙类,这一发现增加了白垩纪晚期伤齿龙类的种群分异度和形态差异度。
该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来源: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