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雪彪等 来源:《自然—通讯》 发布时间:2012-5-10 13:55:45
选择字号:
范可尼贫血致病机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滕脉坤、姚雪彪带领的研究组揭示了人类范可尼贫血互补群蛋白M(FANCM)与关联因子蛋白复合物MHF1/MHF2组成的三元复合物的结构,以及此三元复合物之间的分子识别和相互作用新机制,为范可尼贫血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此发现将推动人们对人类细胞复制叉监督修复机制和着丝粒组装过程的深入理解。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据研究人员介绍,范可尼贫血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该病患者具有自身染色体不稳定的基本特征,常表现出对癌症的易感性。目前,人们已经发现13种范可尼贫血互补群蛋白质及其关联因子与DNA交联损伤的检测和修复有关。其中,FANCM起着重要的结构作用,其缺失或突变会导致DNA交联损伤无法得到修复,从而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
 
该研究组利用X射线晶体学、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技术手段,解析了上述三元复合物的三维结构,首次发现了复合物的结合状态,并通过胞内免疫荧光共定位实验及体外生化实验,证明了复合物的结合状态直接决定了FANCM的细胞定位。(来源:中国科学报 刘爱华)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