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调和性感受或许是音乐偏好的基础,并且研究人员还阐述了失音症患者无法分辨出调和与失调的和弦。
先天性失音症是一种神经遗传疾病,特点是对音调的感受出现异常。而对于先天性失音症个体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澄清为何一些音符的组合被西方听众认为是愉悦或者协和的,但似乎被另一些人认为是不愉悦的或者不协和的。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大脑、音乐与声音研究国际实验室的Marion Cousineau及其同事设法区分了两种现有的关于音乐协和性和不协和性的理论:其中一个理论假定,人们之所以对不协和性和弦感觉不愉快,是因为它们所含有的频率在耳朵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令人不愉快的声学现象,科学家称之为“敲击”。
而另一种理论提出,人们对协和性和弦感觉愉快,并不是由于它们没有出现“敲击”,而是因为它们所含有的频率之间是和谐的。
为了区分验证这些理论,研究人员测试了10名失音症听众的声音偏好选择,包括他们对协和音、“敲击”音等的偏好。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患先天性失音症的人对产生“敲击”的音调表现出正常的厌恶,但是没有表现出更喜欢协和音而非不协和音。研究人员表示,这提示“敲击”并不是对不协和音感受的基础。
此外,相对于非调和和弦,患失音症的听众并不更偏爱调和和弦,而且无法在二者之间作出区分。科学家指出,这些发现提示对调和性的感受,可能是听众对协和性音偏好的原因。(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