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科研人员发现,与普遍的认识相反,青春期与成人初期的男女自尊心差异不大。
瑞士科学家指出,研究结果将会有助于消除男性比女性自尊心更强的误解。
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科研人员对美国青少年纵向调查中关于成人初期部分的资料作了分析,以搞清青少年的自尊心———即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是怎样随年龄发展的。
7100名年龄介于14到30岁的青少年在1994年至2008年间接受了每两年一次的调查,其中4 9%为女性。受调查者中37%是白种人;32%是黑人;2 0%是拉美人;其余11%则是其他族裔。
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心理学会《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期刊》(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网络版上。
由鲁特·雅思明·埃罗尔牵头的一个课题组研究了开放性、责任感、外向性、随和及神经质等5种个性特征会怎样影响自尊心。他们还考虑受测者的掌控感(觉得掌握着自己的生命)、是否有冒险精神、性别、种族、健康和收入状况等因素。
“结果显示,平均而言自尊心在青春期及成人初期得以加强”,埃罗尔强调,“鉴于存在着重要的个体差异(某些受测者的自尊轨迹发展不顺利),因此我们对哪些因素能够解释自尊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作了测试。”
出人意料的是,埃罗尔的课题组找不到被测者人生阶段内男女自尊水平的任何差异。她认为,这与之前研究作出的男性自尊心更强的结果大相径庭。
不过,在人口不同分布中发现了一些差异。举例来说,青春期的拉美裔人自尊心弱于黑人或白人,但是到了30岁,他们的自尊心却超过白人。根据研究结果,白人到30岁时,自尊心也落后于黑人。
总之,瑞士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掌控感是自尊心的重要因素,而收入状况并不直接影响人的自尊。其他重要标志还有情绪稳定性、外向性与责任感。
埃罗尔表示,欧洲国家可能也会得出跟美国资料相似的结果,而将来的研究应集中于其他文化,例如亚洲和非洲。“比方说,相比西方国家的人,来自亚洲文化的个体显示出对自尊的较低需求,这可能会对平均的自尊发展轨迹造成影响。”(来源:新华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