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赵要风教授、李宁院士在9月份出版的两期免疫学杂志《免疫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连续发表文章探讨动物免疫球蛋白基因的进化问题。
通过与澳大利亚、瑞典科学家以及云南大学张亚平院士研究组、本校生物学院张子丁教授的合作,两位教授研究小组在一种原始哺乳动物鸭嘴兽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并命名为IgO(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09, 183(5):3285-93)。IgO是近几十年来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除IgM, IgD, IgG, IgA 和IgE外的唯一新类型,它包括四个固定区结构域和一个铰链区结构,在结构表现为低等动物IgY与哺乳动物IgG的中间体形式而且与两者均具有基因序列同源性,明确证明了哺乳动物IgG来源于低等动物的IgY。同时他们发现鸭嘴兽IgD(包含10个固定区结构域,无铰链区)与高等哺乳动物IgD结构(2到3个固定区结构域和一段铰链区)上具有显著差异,但与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IgD结构上相同。这些结果表明作为最原始的哺乳动物,鸭嘴兽免疫球蛋白基因同时混合了高等哺乳动物与低等脊椎动物的特征。
在另外一项研究中(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09, 183(6): 3858-64),两位教授与瑞典及美国研究人员合作对爬行类动物绿安蜥的免疫球蛋白基因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这类爬行类动物中缺乏负责黏膜免疫的IgA基因。
两位教授在免疫球蛋白基因方面的研究对了解基因在脊椎动物中的进化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
中国农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崔慧婷、位治国和吴钎分别是两篇论文的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这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