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东鹏等 来源:《应用化学》 发布时间:2009-6-29 13:59:33
选择字号:
有机/无机复合发光超薄膜材料研究进展

有机共轭聚合物因在多色显示和照明器件方面的广阔发展前景而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但共轭聚合物存在光热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短和易于老化等缺点。同时有机发光薄膜容易产生分子间堆积和相互作用,造成发射峰移动、宽化或发光淬灭等现象。这些因素限制了共轭聚合物的应用。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制备发光效率高、亮度高、稳定性好的发光薄膜材料已成为发光材料领域中的热点课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闫东鹏(博士生)、陆军副教授、卫敏教授和段雪教授等利用静电交替组装技术实现了阴离子型发光共轭高分子与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LDHs)纳米片的有机/无机复合发光超薄膜的可控制备。研究工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Int. Ed. (2009, 48:3073-3076))上。
在该类薄膜材料中LDHs层板为共轭聚合物提供了纳米尺度限域微环境,有效地抑制了光活性分子的热振动,显著提高了光活性分子的荧光寿命。LDHs层板的隔离作用使得不同发光组分之间界面清晰,可抑制层与层之间发光分子的相互作用和能量转移,获得了不红移和不宽化的发光特性。LDHs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紫外阻隔特性,对光活性分子具有明显的抗老化作用。该研究成果有望解决有机发光聚合物器件化中存在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等实际应用问题,为一类光热稳定性优异的有机/无机发光薄膜材料。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LDHs层板与共轭聚合物的能级结构,发现该类薄膜材料具有新型的多重量子阱结构。共轭聚合物的价电子有效地稳定在LDHs纳米片形成的量子能阱中,从而有助于提高其发光效率。
该论文发表不久, Nature出版集团的NatureChina网站将该论文选为“Research Highlight”,以“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Into the blue”为题对其进行了评述。(来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 SSI �ļ�ʱ����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