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3/7 15:59:09
选择字号:
施大宁委员:加快老年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发展阶段,根据有关方面发布的信息表明,截至 2021 年底,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 亿,占总人口的18.9%,预计“十四五”时期,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 亿,占比将超过20%。

“2021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8.2 岁,但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老年人平均有10 年左右的时间带病生存。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比例达75%,患病人数接近1.9 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 万。”针对上述数字,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直言,目前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但当前我国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制约了老年医疗服务发展。

另外一方面,解决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是上千万的家庭面临的困境。2020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国49个城市开展试点,引起社会关注,但成效与问题并存,需要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广惠及更多失能老人。

?

施大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施大宁表示,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但与之相匹配的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在学校教育方面,绝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和中等职业医疗卫生学校没有设立老年医学专业,仅个别医学院在4 年级开设老年医学选修课。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仅把老年医学列在临床医学内科学下的亚专科(三级学科),老年医学科不是内科医师的必修轮转科室。”施大宁表示,老年医学人才教育不完善,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老年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的发展。

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4685个,但不少是在内科等其他科室挂牌。单独开设老年医学科的医院也主要从其他科室调派人员转岗,短期内难以形成具有老年医学特色的诊疗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化的老年医疗服务供给。

同时,目前针对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基金主要依靠医保基金结余和财政拨款,无法做到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另一方面,长期护理险需要更加专业化的护理团队,根据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统计表明,我国养老护理员仅有30万,而且专业化水平不高。

施大宁建议,国家应将老年医学列入国家重点专业学科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学历教育,支持高等医学院校和职业学校设置老年医学专业,充实师资力量,扩大办学规模。

同时,健全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将老年医学科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修轮转科室,加快培养适应我国老龄化进程的老年医学专业人才队伍。鼓励医学专业的高校、职业医疗卫校和社会联合办学,对养老护理员进行医疗护理专业化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能力和专业能力。

此外,还要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范围。施大宁建议国家层面应进一步优化长期护理保险准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落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比如,可规定以设区市为单位,向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进行准入申报,两部门组织专家就申报地区的制度实施条件进行科学评估,达到相应标准后准予实施,在确保成本可负担、收支可持续的基础上,保障失能(失智)群体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施大宁说,应开放长期护理保险企业和个人购买渠道,鼓励企业以职工福利方式来增加长期护理险基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