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瑞典研究理事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通知 |
|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瑞典研究理事会(VR)签署的合作协议及后续达成的共识,2020年双方在冠状病毒研究领域共同资助跨学科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中瑞两国科学家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过公开征集,共收到项目申请25项,经初步审查并与瑞方核对清单,确定23项申请通过初审,现将通过初审的项目申请公布如下:
序号 |
科学部编号 |
项目名称 |
中方申请人 |
中方依托单位 |
瑞方申请人 |
瑞方依托单位 |
1 |
7201101209 |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老年人健康相关问题:武汉-斯德哥尔摩联合证据研究 |
王齐 |
华中科技大学 |
Sara Hägg |
Karolinska Institutet |
2 |
7201101210 |
新冠疫情对中瑞两国公众风险感知、行为变化、健康与工作环境影响的对比研究 |
魏玖长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Huixin Wang |
Stockholm University |
3 |
7201101211 |
SAFER!疫情大流行下的老年健康管理及安全照护模式:基于中国与瑞典COVID-19应对策略和经验的多学科比较研究 |
徐飚 |
复旦大学 |
Salla Atkins |
Karolinska Institutet |
4 |
7201101212 |
新冠病毒空气传播的统计物理学研究 |
赵立豪 |
清华大学 |
Bernhard Mehlig |
The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
5 |
7201101213 |
新冠疫情对中国和瑞典卫生保健服务的影响研究:公共政策和个人应对的作用 |
董小平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
Chengxuan Qiu |
NVS Karolinska Insti |
6 |
7201101214 |
新型纳米生物活性复合物涂层高效防控水产品中新冠病毒污染的技术和机理研究 |
杨金龙 |
上海海洋大学 |
Moustapha Hassan |
Karolinska Institutet |
7 |
7201101215 |
基于医联体的关键群体紧急公共卫生响应行为研究 |
何庆 |
重庆医科大学 |
Duan Maoli |
Karolinska Institute |
8 |
8201101326 |
抗新冠病毒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 |
朱维良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Mate Erdelyi |
Uppsala University |
9 |
8201101328 |
基于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上位性推断及其推广研究 |
周海军 |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
Erik Aurell |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10 |
8201101340 |
针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空间拓扑结构的抗原表位预测与抗体设计 |
赵清 |
北京理工大学 |
Antti Niemi |
NORDITA |
11 |
8201101341 |
固有免疫中的粘膜屏障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及其用于预防性治疗的研究 |
潘纪安 |
中山大学 |
Thomas Crouzier |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12 |
8201101343 |
新型仿生增强型SARS-CoV-2病毒疫苗设计及给药平台的研发 |
王海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Di Yu |
Uppsala Univeristy |
13 |
8201101344 |
基于酶促转化的白桦抗病毒活性成分的衍生开发及其抗新冠病毒研究 |
童贻刚 |
北京化工大学 |
Io Antonopoulou |
Luleå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14 |
8201101345 |
用于监测和预防病毒感染的多功能材料 |
吕斌 |
华中科技大学 |
Lei Ye |
Lund University |
15 |
8201101346 |
Ncf1介导的氧化应激调控COVID-19高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
孟列素 |
西安交通大学 |
Rikard Holmdahl |
Karolinska Institute |
16 |
8201101347 |
基于肝素作用机理研发多靶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疾病药物 |
刘雪婷 |
华东理工大学 |
Jin-ping Li |
Uppsala University |
17 |
8201101348 |
利用合成生物学工具来实现模块化,整体和高效的疫苗设计 |
石彦 |
清华大学 |
Erdinc Sezgin |
Karolinska Institutet |
18 |
8201101349 |
新型冠状病毒的宏观与微观变异规律研究 |
李一荣 |
武汉大学 |
John Pettersson |
Uppsala University |
19 |
8201101351 |
新型冠状病毒诱导黏膜免疫的机制及预防治疗策略研究 |
冯立强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Qiang Pan-Hammarström |
Karolinska Institutet |
20 |
8201101352 |
一种用于联合单分子检测病毒蛋白及核糖核酸的集成纳米孔-纳米通道传感器 |
程训佳 |
复旦大学 |
Shi-Li Zhang |
Uppsala University |
21 |
8201101354 |
适应性细胞免疫对新冠病毒SARS-CoV-2免疫保护作用的跨学科框架研究 |
秦川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
Marcus Buggert |
Karolinska Institute |
22 |
8201101355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疫苗接种后的免疫保护相关机制-基于类器官与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新冠疫苗受试者与患者临床样本的多维度研究 |
谭文杰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
Anna Smed.sorensen |
Karolinska Institutet |
23 |
8201101356 |
一种预防COVID-19的通用型疫苗 |
刘颖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
Matti Sallberg |
Karolinska Institute |
联系人:申洁
电 话:010 6232 7017
邮 箱:shenjie@nsfc.gov.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际合作局
2020年9月8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