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科协紧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线,把强“三性”融入“四服务”,把“四个着力”工作要求贯穿始终。经社会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中国科协面向社会发布了“2019年度科协十大事件”。
围绕“2019年科协十大事件”,采写“聚焦科协十大事件”系列文章,解读2019年中国科协的重要事件全面体现中国科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服务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的切实行动,忠实呈现奋斗足迹。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技术、科学创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我国科技工作正面临从“跟踪模仿”到“原始创新”的嬗变阶段,唯有一流的科普工作,才会形成一流的科技软实力,才能拥有持续领先的创新驱动力。
2019年12月18日,在中国科协的倡导下,125家具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媒体、学会、高校、科研文化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在京成立。联合体成员单位聚集了我国优秀的人才、教育、传播、创新资源,涵盖了知识发现、成果转化、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社会参与等关键环节。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说:“这些要素汇成社会化科普大生态,将推动科普价值链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全方位拓展,从而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更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搭建合作平台
科学素质是人类进步之基、可持续发展之根、文明互鉴之魂,日益成为走向未来的通行证、社会进步的风向标、文明交流的新纽带。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2018年)》显示,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下,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高。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从2010年的3.27%提升到2015年的6.20%,2018年进一步达到了8.47%,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成立大会上,会议推选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为首任理事长。韩启德表示,将牢记使命,恪尽职守,为推动我国科普事业创新发展、服务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会上,各成员单位还共同发布了《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宣言》。宣言强调,追求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满足人民需求相统一,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打造科普生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厚植创新沃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夯实基础设施
“科学在创造和发现自然,而教育和文化之本,在于健全人格,让人成为人,科学素质的有效提升,能够使人成为更具文明、更具修养的人。没有人的发展,科技发展将会失去意义,文明将黯然失色。”怀进鹏说。
60年来,中国科协始终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技为民服务作为根本使命。针对不同群体,中国科协设置了形式多样的开放平台,为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前提条件。
针对普通民众,“全国科普日”活动覆盖全国每个地区,已连续举办16年。在这一天,集中展示新技术、介绍新方法,线上线下参与公众近3亿人次,众多展示活动成为百姓乐于参与的“科技大集”。
中国地域广阔、资源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为了让科普走进各个地区,使现代科技馆体系覆盖不同地区,中国科协设立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等不同形式的科技馆。
广袤乡村的“大篷车”进村入校,18年来累计行驶里程3700多万公里,相当于每周绕地球1圈;在海拔5100米的阿里天文台建设了世界最高的科普站,让身处世界屋脊的人们看到与祖祖辈辈不一样的星空,感受科学的神奇。
当前,中国网民规模达8亿多,每天有7.5亿人在刷朋友圈。网络已成为公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空间,但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大。
针对网络谣言,中国科协等单位主办的科学辟谣平台专门建立了谣言库、辟谣资源库和专家库。截至2019年12月22日,谣言库共汇聚谣言数据5010条,辟谣资源库累计2000余篇,其中生产原创辟谣资源439篇;专家库累计850人。
让科技更好惠及公众,让科学精神蔚成社会风尚,让科学普及成为科技工作者普遍自觉,让科学梦想成为每个青少年的成长动力与快乐源泉,中国科协正在汇聚各方力量,让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不断提升的公民科学素质,将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相关链接:
2019年度科协十大事件
习近平向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等致贺信,成功举办“国际月”系列活动;
习近平向首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致贺信;
联合下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
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的意见》;
学习最美争当最美,“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深入人心;
广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和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创建中国科协党校(人才学院),入驻学习强国平台,分类开展思想引领;
举办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产学融合助力东北振兴;
打造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构建科普社会协同化发展新格局;
“3+1”试点改革强基,助力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