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烁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0/12/6 9:10:13
选择字号:
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涌现更多高层次人才的源头活水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印发,提出“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从哪里来?研究生教育是“源头活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从1949年的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预计突破300万,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研究生教育大国。然而,在“从大到强”的转变过程中,研究生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认识还不到位,对紧缺人才培养不够有力等。

前不久,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快车道,开启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今天的研究生,就是明天科研创新的主力军

回想起19年前的面试,北京大学 技术学院长聘副教授胡又凡记忆犹新。那时的她,是一位天文系本科生。“我的本科专业与电子学关联不大,会不会影响直博申请?”心中正在忐忑,只听彭练矛教授微笑着说:“欢迎你来北京大学。”

这是一次“不拘一格降人才”。看中胡又凡科研潜力的彭练矛教授,刚刚开始碳纳米管的研究。“我和一些同学对这个领域比较陌生,彭老师就将很多老师请来授课,还带我们参与了多个研究项目。不多久,我们就能独当一面,成长得特别快。”胡又凡说。

如今的胡又凡,已成为碳纳米领域的中坚力量,主持和深度参与了多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在北大,“不拘一格降人才,尽我所能育人才,栽下梧桐留人才”培养的青年才俊还有很多:“80后”许海涛,碳纳米产业化方向发展带头人;“85后”魏楠,计算碳管颜色的开拓者;“90后”邱晨光,主攻碳基芯片集成化工艺研究……

研究生教育究竟有多重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列举了一组数字:70多年来,我国累计培养了1000多万博士、硕士,他们有力支撑了科技创新和国家战略发展;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的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和“973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全国8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和社科重大成果。

“今天的研究生,就是明天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他们的学术能力、学术作风、志向追求,决定了中国科研创新的高度,决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速度。”洪大用强调,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国际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性、重要性更加凸显,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为迫切。

然而,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学校还片面追求规模扩张,高质量、个性化培养不足;学科专业调整机制还需完善,对紧缺人才培养不够有力;导师规模不断扩大,总体素质有保障,但一些导师责任没有压实、指导能力不强,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研究生培养机制还不完善,分类培养体系建设有待持续深化,差异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尚不健全,对重点学科、基础学科保障还不到位;法律法规滞后于实践发展,对分级管理和分类评价有影响,一些单位内部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位“注水”现象。

“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新任务,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层次、结构性变革,加快发展更多机会、更好品质、更佳体验、更强力量的研究生教育。”洪大用说。

深化培养体系建设,研究生教育突出“严”字

“研究生教育突出‘研’字,像本科教育突出‘本’字,都是富有思想性、启发性的点睛之笔。这个‘研’字,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说。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土木系2015级直博生郭宇韬家在四川,汶川地震时,他所在的教学楼被“撕”开一道裂痕,裂痕旁就是他的教室,报考大学选专业时,他选择了土木工程。

“我国在建的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如果采用新型结构,在伶仃航道的疏浚量可减少500余万方,但设计面临困难,原方案准备照搬日本的。我的导师聂建国院士认为我国在该领域应当有自主创新,指导我进行其中受力机理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工程,节省钢材近2万吨。”郭宇韬说。这些年来,他一直不忘导师的谆谆教诲:“做研究不问文章数量,只问科研价值、工程价值、社会价值,只问研究是否有创新和提高,是否有利于国家和人民。”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突出“研”字,首先要突出“严”字。根据《意见》,我国研究生教育将严把“入口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准选拔人才,把愿意读书、忠诚可靠、德才兼备的好苗子选拔出来;严把“过程关”,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严把“出口关”,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加大分流力度,加强学风建设,敢于让不合格的学生毕不了业,倒逼学生潜心治学。同时,用好学位授权点评估、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学术型研究生钻研探究,让人类‘知’的半径扩增;专业型研究生精通突破,目标是成为某一实践领域的专精人才。突出‘研’,绝不是说所有研究生都要做学术或理论研究。”杨斌分析认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正是《意见》明确提出的研究生教育关键改革举措。《意见》要求,要更加注重分类培养,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产教融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深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是“固本培元”之举。

导师是研究生学术道路、价值塑造的引路人。“导师指导能力提升行动”,将把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育人实效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明确导师指导行为“十不得”,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

课程教材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工程。“课程教材建设质量提升行动”,构建研究生课程知识体系,提升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质量,试点打造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同时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

突出“研”字,质量为要。“质量提升和管理行动”,强化研究生全过程培养质量管理,完善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完善监督惩戒机制,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专项巡查,检查结果与资源投入形成联动,提高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的底线思维和自觉意识。

同时,研究生教育还将开展“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支持一批事关原始创新支撑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基础学科,以及具有极高保护传承价值的“绝学”、冷门学科,为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夯实长远基础;开展“博士生教育提质行动”,超前布局博士生教育,差异化扩大博士生规模,健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营造更好的支撑环境。

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为推进科技创新作出贡献

“新冠病毒不仅攻击呼吸系统,还会造成消化系统损伤。我们发现,近八成新冠肺炎患者有消化道症状,近七成危重患者入院时肝功能异常,近五成出现腹泻。”今年2月,在导师黎培员教授带领下,华中科技大学消化内科2018级硕士研究生方丹据此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研究让患者肝损伤等消化系统问题引起了高度关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方丹自豪地说。

“研究生教育要着眼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已经布局20所高校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并实施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洪大用介绍,研究生教育将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和动态调整新机制,按照高校自主调、国家引导调、市场调节调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北京大学黄如院士—叶乐副教授课题组的博士生王志轩,是如何做到连续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交叉领域的碰撞,往往能擦出创新的火花。”导师叶乐这样解释。

2016年刚入学的王志轩,先学微电子器件,再进行系统的集成电路设计方向学习,并深入到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和北大信研院的资深工程师切磋交流。“北京大学建立起跨学科、校企协同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新模式,致力于在科研上‘捅破天’、在产业上‘脚踏地’,努力培养优秀人才。”北京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

交叉学科,常常蕴藏着无限可能。记者了解到,我国将开展“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探索建立交叉学科发展特区,设立一批交叉学科中心,搭建交叉学科发展的国家级平台,构建放管结合、规范有序、相互衔接的交叉学科发展体系。同时,还将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行动”,打造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

参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中多个科学载荷的图像和数据压缩任务,航天级图像压缩芯片应用于探月工程,解决了5G通信核心微波器件关键问题,研发出我国首个信息安全领域国际标准WAPI……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些项目成员中60%是研究生,80%的高水平成果出自研究生。这5年授位的1600余名博士研究生中,论文选题来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占76%。

国之重器、国之利器,离不开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在研究生教育中,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着眼于战略支撑和高端引领,成为重中之重。

洪大用介绍,我国将组织“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一流企业(院所),统筹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平台等资源,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为推进科技创新作出贡献。同时,开展“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在已经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可比学科和方向上尽快取得突破;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学科,以及服务治国理政新领域新方向上,取得创新性特色性成果。

“研究生教育代表的是国家最高教育水平,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一定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担当、大格局,才能在国际竞争舞台上争得一流。”洪大用表示,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凝聚多方合力,共同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开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